如果古代文学研究有可能创新的话,我以为,不断探索和重建文学史的坐标体系与叙述线索应该是努力的方向之一。 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文学史的叙述实际上都是以名著为坐标建构的。...
一、学者著述叙录 两汉时期,《诗经》主要有鲁、齐、韩、毛四家,这四家的学者和著述很多。三国时期(本文所指的三国时期,大致包括建安元年至西晋建立),四家《诗》的学者和...
在批评史上,《文赋》第一次对文学问题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它的理论体系以及各种重要观点,已经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作了许多研究。但是,要全面地认识《文赋》的创新价值...
古代文学研究的推进,除了研究领域与观念的开拓和更新之外,史料的发掘和处理也是相当重要的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研究者的学术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拟略举数例,对文...
作为一位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余冠英先生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抛开作为学术机构领导所起的作用不谈,仅他个人生前出版的学术著作就有《乐府诗...
阮籍五言《咏怀》八十二首,东晋臧荣绪著《晋书》,已称其“为世所重”①。南朝时期,颜延之、沈约相继为其做注,实为《诗经》、《楚辞》之外的早期文人诗注之一,在诗歌注释...
在近年来的《诗经》研究著作中,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姚小鸥《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以及李山《〈诗?大雅〉若干篇图赞说及由此发现的〈雅〉〈颂〉间部分对应》,应当...
常州旧称“中吴要辅”,是积淀深厚的吴文化的重镇。在清代骈文复振的态势中,常州骈文家高才萃止,成就骄人,意义非同一般。将清代常州骈文成就集中展示给世人,并从文献上强...
一、遗产:财富和包袱 诗经学在中国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经历汉学、宋学、清代新汉学和“五四”以后现代诗经学等发展时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文化,每个时代的诗经学都是...
《唐摭言》卷七记: 杜紫微览赵渭南卷《蚤秋》诗云:“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吟味不已,因目嘏为“赵倚楼”,复有赠嘏诗曰:“今代风骚将,谁登李杜坛。灞陵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