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被误读的女性主义——《末路狂花》再解读

    2017-10-30

    《末路狂花》一直被视为经典女性主义电影①,这或许是种误读。劳拉·穆尔维曾尖锐地指出:“父权制对电影的影响主要在‘快感’上,即‘看的快感’,或弗洛伊德说的‘窥视癖’...

  • 中国情感的深沉表达

    2017-10-30

    电视剧《一生只爱你》播出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高度关注,表明这部电视剧确实触动了当下观众的心灵,也说明了当下社会对于纯粹的“情”的强烈渴望。这部电视剧很好地应和了公...

  • 国家硬形象、软形象及其交融态 ——兼谈中国电影的影像政治修辞

    2017-10-30

    一走进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门,就可以看见这样一条标语:“做文明游客,展示国家形象。”个人游园行为是否文明,本来只涉个人而无关乎堂皇国家,但是,由于发生在奥运会场...

  • 深渊、敌人以及性别政治 ——当代几部电影的文本分析

    2017-10-30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中国电影的历史仅仅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一个折射面,长期以来电影被驯服成意识形态的奴婢。就人们所接触到的也最熟知的当代中国电影,因为女性导演的出场...

  • 怀旧剧的魅力

    2017-10-30

    《一生只爱你》没有太多的大腕加盟,也没有铺天盖地的前期宣传,但它不显山不露水地创造了收视新高。《一生只爱你》的题材和如今惊心动魄的谍战剧相比,也显得平淡和缓慢,但...

  • 集结号对话

    2017-10-30

    时间:2008年1月15日上午 对话者:冯小刚(《集结号》导演)、郑洞天(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记录整理:檀秋文(...

  • 对现实缺失的呼唤

    2017-10-30

    在爱情承载了过多物质重压的当下,爱情变得越来越脆弱,甚至不堪一击,“一生只爱你”更成为了一种奢望,而对现实中缺失的呼唤往往能激发出艺术家的灵感和激情,成就艺术作品...

  • 电视如何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危机?

    2017-10-30

    时下,传播介质日新月异,传播对象也逐渐变化,媒介的更换关系到长远的文化格局。专家学者们预言,现代蓬勃发展的手机媒体,从长远看会取代电视的位置。电视的自身形态不断地...

  • 传承经典要有创新精神

    2017-10-30

    “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前不久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员文章肯定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关于改革,有人说就像摸石头过河,在摸索中前进。既然是摸索,就会有缺...

  • 好歹编圆了故事

    2017-10-30

    谢天谢地,总算看到了国产的娱乐大片编圆了故事,教我感动。 2004年12月,中国大陆的电影人在《天下无贼》中好歹认真真地讲完了一个环环相扣的故事,这是一个有点里程碑性质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