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诗经》中写到一些雨兆。《诗经豳风东山》曰:“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此写“鹳鸣”兆雨。在先民的观察中,鹳鸟在天阴下雨前会鸣叫。文献多有记载。...
《诗经》有两首诗歌谈到“玄鸟”。《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长发》:“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诗经》的这两首颂诗,实际上说明了商族人以鸟...
《诗经国风》有多首同名歌诗,《王风》、《郑风》、《唐风》都有以《扬之水》为篇名者,《邶风》、《?{风》都有《柏舟》,《郑风》、《唐风》、《桧风》都有《羔裘》,《唐风...
“兴”乃《诗经》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对后世影响甚大。“兴”的本义是“起”,《说文》:“兴,起也,从舁从同,同,同力也。”又另“舁,共举也。”那么,“兴”...
《诗经》在周代是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诗,《国风》则是采自周代15个地区的歌诗。现存《国风》没有以一章成篇者,都是由两章以上组成,这是因为它最初是供人演唱的歌词。通常情况...
自唐代孔颖达主编《毛诗正义》,首倡“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之后,关于《诗经》中只有“风”、“雅”、“颂”三体诗,而没有“赋”、“比”...
一、《宛丘》诗旨众说举要 《诗经陈风宛丘》的主旨,迄今主要有四类观点。 (一)讽刺时事类。这类观点按申说重点不同可分四种: 1.认为此诗讽刺陈国统治者游荡无度。此说出自...
一、绪言 《诗经》国风曹诗当中有篇诗说: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处于初始文学阶段的《诗经》文本具有浑朴的性质,在文学属性之外,同时包含着古代文化宗教、政治、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与接近于俚俗歌谣的《风》诗不同,作为朝廷郊庙乐歌祭...
汉灵帝设立“鸿都门学”并招集众多文士从事辞赋及书法等文艺创作活动,是汉末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史实。但是,它在当时还引起了政治上的矛盾并遭致朝臣们的非议,所以也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