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自《“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一文,载《山东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政教合一传统的国度,《礼记·经解》篇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闻一多先生评赞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1] (P23)。杜甫之庄严、瑰丽、永久,在于他有仁民爱物的博大襟怀和忧国忧民的深挚感情,在于他在唐代诗...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
蝶恋花 王国维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这是王国...
在钱钟书先生数百万言著作中,谈得最多的作家是杜甫;在数以千计的中国作家中,钱先生评价最高的是杜甫;影响钱先生诗歌创作最大的也是杜甫。两年前我得知钱先生住院信息后,...
我以前曾经讲过,小词在初起时本来是歌筵酒席之间的艳歌。因为它篇幅短小,而且人们对它轻视,所以称它作小词。但是这种艳歌小词却很妙,它有一种特殊的美感特质,跟诗是不一...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是...
多年来,我虽曾写过不少篇有关词与词学方面的论文,但却大都是以男性之作品为主,而未曾写过任何一篇有关女性词人的论述。一年前应香港城市大学之邀前往讲学,曾做过一次题为...
千帆先生暮年以精力不济,遂不著书,日黾勉于三事:编《汪辟疆文集》,整理黄季刚先生日记,编注沈祖芬先生《涉江词》。尝语寅曰:“顾亭林云,注古典易,注今典难。许多本事...
在现存《诗经》文本中,保存着一种独特的诗歌体裁,这就是“比体诗”。然而,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诗歌样式,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特别是诗经学史上,被误解、埋没了两千余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