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枕戈:汉魏三曹:审美的觉醒和风骨的开端

    2017-11-10

    第一节 个体的彰显和审美的觉醒 从先秦到两汉的漫长历史,因为现实紧张情势的逼促,中国人的生活最主要地被限定到一个族群中,也就是说,那时候的中国人之为中国人,乃是为一...

  • 向以鲜:宋词语境原型索隐之一:莼羹·鲈脍·菰菜及秋风

    2017-11-10

    原型(Prototype)批评最早是由一些西方学者在研究神话时提出来的,目的在于提示出人类古老的母题或原型。我们这里所说的宋词的语境原型,是指在宋词创作中一些类型化的“上下...

  • 贾顺先:东游访学记

    2017-11-10

    提示:这篇访学记,是我1985年去日本筑波大学参加国际退溪学术讨论会,会后又参观万国博览会等地,访问东京大学、天理大学,回国后整理而成的。送交某某出版社,因种种原因被未...

  • 枕戈:风骨作为汉语诗歌的美之法度

    2017-11-10

    我们认为,在汉语诗歌的开端,《诗经》的风雅之法度,根本上是从一种群体的教化要求而来,由一种道德的内涵决定的。遍观汉朝儒士的诗经解释,我们都没有看到一个审美的字眼,...

  • 枕戈:唐朝复古与陈子昂的孤独呐喊

    2017-11-10

    1.复古和文艺的复兴 如果我们认为,至少在汉朝临近结束之前,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是由一种小心翼翼、克己复礼的道德所确立,而随着这种道德伦理的解体和个体意识的觉醒,审美精...

  • 段宝林:关于包公的人类学思考

    2017-11-10

    包公是中国最有名的清官。今年的包公千岁宝诞,值得很好纪念。“清官”二字合为一词,有人说“查正史记载,始见于《清史稿》” (上海《文汇报》1978年11月25日),但明代李贽《...

  • 枕戈:李白的古风:“风雅之嗣音,诗人之冠冕”

    2017-11-10

    Ⅰ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

  • 蒋寅:顾炎武的诗学史意义

    2017-11-10

    顾炎武(1613~1682)是明清之际最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之一,就学问的广博论,一时无出其右。前人评价亭林之学,往往推崇他以实证方法,开乾嘉考据学的先河,其实就考据而言,亭林的...

  • 羽之野:跨进红楼第一道高门槛——兼评及冯其庸、周汝昌、俞平伯、李希凡等

    2017-11-10

    [上篇] 说红楼梦是“文学的万里长城”※1也好,说红楼梦是“天书”※2也罢,“她”毕竟是由我华人的文字垒耸起来的一部小说,就跟长城是由一块块方砖砌起来的一样。 由是,我总...

  • 羽之野:直击红楼主题的灯谜诗——薛宝琴十首《怀古诗》真解兼批蔡义江先生

    2017-11-10

    上篇 红楼梦处处皆谜,这已是红学家们、中国一些资深作家,以及不少红楼梦爱好者们的共识了。然而,红楼(此后文中多用这一简语)之谜却也有浅显易解、深邃多解、直击主题、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