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题目是“文学理论:本土与开放”,这是一个我们的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说这个问题出现起码有一个多世纪了吧。在近代史上,我们提出所谓的“睁眼看...
陛下!诸位亲王殿下! 女士们和先生们! 在这个大厅里曾有许多获奖者在你们面前发表过受奖演说,然而,大概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给瑞典皇家学院和诺贝尔基金会带来如此之多的麻...
一九七八年,我的一篇如中学生作文的浅薄作品,被居然评为《人民文学》杂志主办的、自四人帮垮台后的第一次文学评奖--1978年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之一;我对这件事的回味,整...
内容提要: 此文为宋以朗先生2008年11月21日在香港浸会大学所作演讲的记录稿,由林幸谦先生提供。宋以朗的父母宋祺(林以亮)是张爱玲生前挚友,也是张的遗产继承人。宋以朗在演...
编者按:费孝通先生以伟大的社会科学家为人们所熟知,但他也同时在一个更广阔的学术文化思想视野中思考着文化的自觉,对以孔子为代表的特别是早期儒家思想的历史语境正当性和...
父亲在去世的两年前给了我一个小手提箱,里面装的是他的作品,手稿和笔记。他装作以前那样轻松玩笑地要我在他走后再看,这个“走”当然是说的是他死了以后。 他说:“翻翻就行...
开场白 没有文化的人类历史是无法想象的,任何民族都离不开文化;任何个体无法脱离文化,个体总是需要认同某种文化,没有文化的个体人生是不可能的。大到国家、民族,小至每一...
我写小说的理由,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让个人灵魂的尊严浮现出来,将光线投在上面。经常投以光线,敲响警钟,以免我们的灵魂被体制纠缠和贬损。这正是故事的职责,对...
【2008年4月在浙江大学讲座,根据录音整理】 六十年前,1948年10月20日胡适之先生在大陆做了作后一场演讲,在浙江大学,讲题为自由主义。一个浙大学生多年后回忆,那次听讲的人不...
日前,应暨南大学宣传部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岳川教授为该校师生进行了一次题为“大国形象与中国文化创新”的讲座。王岳川立足于全球化的特殊背景从“大国形象”的角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