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Comrie(1989/2010)根据两个事件之间的形式联系和融合程度,把致使结构分为分析型(analytic)、形态型(morphological)、词汇型(lexical)三类。青海民和甘沟话处在汉语与阿尔泰语系...
1.多层混合之后的无异读现象 方言的叠置中并不是所有音类都会发生文白异读现象,不发生文白异读现象的音类被称为无异读音类(王洪君,2015:102-103)。无异读音类虽然没有异读,但它...
Pearsall(1998:418)主编的《新牛津英语词典》 (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对“counterfactual”的解释是“没有发生的或事实并非如此”(expressing what has not happened or is not the case)。同...
1. “橡皮带”效应 语调中“最要紧的变化是音程跟随时间的放大和缩小”,赵元任先生将其生动概括为“橡皮带”式的四种调节模式:(a)↑音高水平整个提高;(b)↓音高水平整个...
0 汉语处置句主要有两大基本类型:一是“介词型”,使用“把”“共伊”(闽语)等介词或介宾型处置标记;二是常说的“复指型”,句末或句中使用第三人称单数代词形式,如“他...
通感(synaesthesia)指的是语言中某一感觉域的感知可以通过另一感觉域的概念进行描述(Williams,1976)。如现代汉语“冷色”,视觉颜色可以通过触觉温度来描写;英语sweet voice,味觉...
通感(synaesthesia)指的是语言中某一感觉域的感知可以通过另一感觉域的概念进行描述(Williams,1976)。如现代汉语“冷色”,视觉颜色可以通过触觉温度来描写;英语sweet voice,味觉...
陈前瑞教授 一、会议摘要与报告的基本概况 受大会筹备组的委托,我来对第四届语言类型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情况做一个简要的总结。会议收到摘要182份,经匿名评审,录取120份。这...
编者按 著名语音学、音系学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王理嘉先生于2019年7月21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8岁。 王理嘉先生1931年生于上海,1954年大学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58年研究生...
1919年“五四”新文化浪潮中掀起的轰轰烈烈的白话文运动,至今整整一百年了。回望百年白话文运动的风雨历程,让我们看见新的东西。 从文言到白话,实际上经历了缓慢的“破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