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中华读书报专访毕飞宇——“文学在中国太贱”

    2017-10-30

    读书报:请谈一下你的作品目前在国外的译介情况? 毕飞宇(以下简称毕):谢谢高方。去年刚刚拜读了你翻译的《奥尼恰》,非常喜欢。你是译介方面的后起之秀,潜力无限,我是个...

  • 巍巍五指山 时代大舞台 访海南省文联作协党组书记、文联主席朱寒松

    2017-10-30

    这里,苏东坡曾为之发出“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感叹,郭沫若也留下了“天涯无处不奇观”的诗句,诗人所吟诵的,正是祖国南疆富饶美丽的海南岛。海南岛上勤劳、...

  • 我愿意代表失败者

    2017-10-30

    1994年前后,《欲望的旗帜》出版后不久,我就有了写作三部曲的打算。当时的想法既迂阔又天真,希望用地方志的形式和结构去写一部三卷本的小说。也曾去图书馆翻阅大量方志、逸史...

  • 杨显惠:写甘肃题材是最大文学“野心”

    2017-10-30

    杨显惠 摄影/丁杨 《甘南纪事》,杨显惠著,花城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25.00元 国庆节刚过,杨显惠从甘肃回到他在天津塘沽的家里。接连几个月在外奔波的他看上去并不怎么疲惫,...

  • 艺术创作:如何关照现实? 《中国艺术报》2011年12月9日

    2017-10-30

    蔡尚君:看完《黄粱一梦》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个戏的指向性好像没那么明晰,能说说你排这个戏的缘起吗?通过这个戏你想表达的是什么? 黄盈:《黄粱一梦》这个典故最初打动...

  • “新国剧”:一个什么样的新概念?

    2017-10-30

    蔡尚君:“新国剧”是怎么提出来的? 黄盈: 1927年余上沅在《国剧运动》中说,“中国人用中国的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戏。这样的戏剧,我们名之为国剧。 ”虽然当时没有太多的实...

  • 伟大,但是请不要忘记艰难——访中国作协主席铁凝

    2017-10-30

    记者手记: 在装帧精美的铁凝散文精选《惊异是美丽的》的封二,是铁凝在厨房里的照片。她的背后是整洁有序的厨具,一件件如艺术品般挂在墙上。 这一帧充满了烟火气的照片,让人...

  • 当时的现代 明天的传统 ——访台湾诗人陈义芝

    2017-10-30

    诗是怎么开始的?莫非对身边人的回应,相遇、问候、挂心、祈祷,一些透着冰冷或温暖的人间事 记者: 您这次来厦门参加第三届中国诗歌节有何感受?大陆和台湾的诗歌活动差别大...

  • 范小青:悬浮、怪异、疑惑,以及我们时代之“真实”的动摇

    2017-10-30

    范小青,江苏南通籍,从小在苏州长大。1978年初考入苏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1985年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中国作协全...

  • 郭风和他的散文诗——李耕访谈录

    2017-10-30

    李耕先生是当代散文诗大家,也是我心仪已久的前辈诗人。晚年的李耕疾病缠身,一直深居简出,很少参加社会活动,也很少接受采访。听说我在编选《叶笛诗韵——郭风与散文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