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作诗,每以清为美,歌咏梅花之作,尤其如此。但是大判断不能代表小结果,在不同作家的笔下,也还有不同的表现。宋词发展到南宋后期,出现了吴文英,无疑是一个奇迹。他的...
清代初年,陈维崧提出了“词史”说,这是在文学批评领域,第一次明确形成一个与“诗史”可以并存的概念。对于这一观念,并世学者已经有过一些探讨,提出了若干值得尊敬的观点...
一 艳词是整个词史中的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内容。不管人们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出发,对此有着多么大相径庭的看法,但词史上艳词的作者之盛,作品之多,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正确的...
才子佳人小说作为一个流派,盛行于清初的顺、康、雍三朝,集中出现了五十多部作品,清中期乾、嘉两朝又产生十多部创作,[1]道、咸以后虽偶有作品出现,但明显呈衰亡之势。因此...
在词史上,李清照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她的特别在于,和一般女作家不一样,批评家是把她当作“作家”看待,而不仅仅是“女作家”。 在宋代词史上,她的名字可以和柳永、晏几...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存录的诗歌最早产生于公元前十四世纪的商代中后期(注:关于《诗经》中产生年代最早诗篇的认定,关键在于《商颂》产生年代的确定。于此学术...
重、拙、大是晚清四大家所倡的词学范畴,尤其是况周颐将重、拙、大作为其词学理论的核心,成为其具有标志性的范畴。对于“重、拙、大”的内涵,《蕙风词话》正续编中已有所解...
汉代第一个对屈原及其作品进行研究评价的是淮南王刘安。《汉书淮南王安传》载:“初,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王逸《楚辞...
一 骆宾王是初唐著名边塞诗人,但是学界对其从军西域活动的研究,一直存在着分歧,至今聚讼不休。唐人郗云卿《骆宾王文集序》及两《唐书》骆宾王传对骆宾王从军西域事只字未提...
[摘要]《老子》第七十一章章首的“知不知”应结合第七十章理解,“知不知”义承第七十章“无知”的话题。“知不知”义即以(我奉行的道的宗旨)无知为知,其内容属于《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