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诗研究中,关于唐诗分期的说法越来越繁杂,从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到八分法,不一而足。纵观诸种分期法,不难发现,唐诗分期的主要分歧是有无盛唐和有怎样的盛唐这两个...
唐代多数文人的佛教信仰往往只是停留在肤浅表面的层次上,但柳宗元却是一个例外,他对佛教有着深入的研究,从而在接受佛教影响时有着自己独特的选择。我们从柳宗元对佛教的一...
本文认为:《西游记》是一部受明代心学思潮影响的、以发掘自我生命根性去体悟天地玄奥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所写的取经历程可以看作是对人的信仰、意志和心性的挑战以及应战...
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云:“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最录李白集》,《龚自珍全集》第3辑)学人对这段话颇多论述,足以启人睿思,然犹有可论之处,本文拟...
李白是公元8世纪前中期中国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是盛唐时代的结晶。在盛唐,杜甫的诗写得比较沉重、踏实,比较有责任感,对唐以后中国的古典诗歌影响深刻。在中唐,白...
“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形态的社会思潮,滥觞于先秦,大弘于汉初,显赫一时,武帝之后,渐趋沉寂;而作为“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自持”的“君人...
唐开元十二年(724)秋,李白“仗剑辞亲,去国远游”①,乘舟取道大江(今岷江)②水路出蜀,经过嘉州(今四川乐山市)一带,作《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柳宗元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入中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尖锐,柳宗元也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挣扎,多次遭受政治上的打击,最后客死遭贬之地。柳宗元作为唐代杰出的思...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发表了舒大刚先生所撰《再论李白生卒年问题》一文(以下简称“舒文”),提出“李白应生于神龙初年(约705),卒于大历初年(约...
一、从印象感悟到理论思辨 李白为诗,向来以其雄健飘逸之姿,为人惊佩为天仙之才。比他辈份略高的贺知章以“谪仙人”称其人,以“泣鬼神”称其诗,已成诗史佳话了。杜甫《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