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是中国京剧史上被誉为“冬皇”的著名女老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京剧鼎盛时期,她红遍大江南北,在京剧舞台上大放异彩,天津的戏迷们看完她的精彩演出后当场激...
由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和新华出版社举办的长篇纪实文学《军魂》研讨会1月20日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洪波,军事科学...
张玉清《地下室里的猫》,《人民文学》2010年第6期 小,仿若螺蛳壳里的道场,《地下室里的猫》写下的是一件仅仅构成微澜的小事儿,这事件真的不大,极容易被忽略。某个邻居地下...
《金色弯弓系列》是去年1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肖亦农八卷本作品集。包括了肖亦农三十多年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 肖亦农一直生活在八百里河套包围的鄂尔多斯大地,那是他播撒青...
黄伟华的长篇小说《旭日云飘》是现代版的“围城”故事。钱锺书的《围城》揭示的是“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的道理。黄伟华的《旭日云飘》探讨的不是“进去”与“出...
文学艺术家以及小说作家,假如没有忘记责任和无愧于灵魂工程师称号,那么在构建自己文学艺术殿堂的时候,就不能不考虑高超艺术表现之下理想精神的寄寓和表达问题,这是因为理...
李瑛的诗歌创作,在我国当代诗歌史上独具诗美风格,为后来的诗者树立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李瑛是当今中国诗坛创作生命最长、创作成果最丰厚的一位跨世纪的诗人,是继20世纪中...
我从李瑛诗歌创作中读出了三种形态、三种境界和诗人的三种情怀。众所周知,美有三种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第一种是自然美。李瑛是一个崇尚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行吟...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本质性规定,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自我身份、地位,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世界文化格局的形成。中国文学理论民族性问题,必须...
李瑛有一首诗,叫《今秋的最后一个细节》,诗人以他独到的“李瑛式的细致”,描写了那只蜗牛的行旅,“轻摇着两对触角/并用顶端的眼睛望着我”,“孤独的搬着梯子/驮着它超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