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好的批评家是鉴赏家

    2017-10-29

    言说“批评”是一件难事。 因为我也做过批评,我的批评文字加上一些序言、一些戏剧、戏曲批评至少30万字。不过其中给友人的书评为多。批评是个细活,如外科手术,重不得,轻不...

  • “给文学应有的尊严和价值” ——访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

    2017-10-29

    1月26日正逢农历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对于作家出版社来说也正是一个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从此日起,出版社告别了历时58年的事业单位生涯,启动转企改制的历史车轮。回顾作家...

  • 2010年长篇小说:多焦视点与多重变奏

    2017-10-29

    从长篇小说近年的发展来看,总体数量在不断增多,各种写作此消彼长,从格局到走向,越来越难以全面把握和准确描述。2010年间的长篇小说,据从有关方面了解,出版总量大致仍在...

  • “恶童”:折射社会之恶

    2017-10-29

    李铁《王国》,《花城》2010年第6期 《王国》是篇让人惊喜又沉重的小说。惊喜的是李铁用极富质感的语言把一个儿童题材的小说写得那么酣畅淋漓;沉重的是我们一直魂牵梦绕的童年...

  • 文体的多样化运用与实验——2010年长篇小说印象

    2017-10-29

    就个人追踪式的阅读体验而言,我以为,在2010年,应该引起我们充分关注的长篇小说,主要有宁肯的《天·藏》、田中禾的《父亲和她们》、杨争光的《少年张冲六章》、秦巴子的《身...

  • 百年盐业史的多重观察——评长篇小说《天子门户》

    2017-10-29

    在中国近代史上,天津盐商的百年沉浮史,客观上筑就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学矿藏。但是,长期以来,真正以小说形式呈现这段历史的作品并不多。从这个角度讲,《天子门户》(《小说月...

  • 当代文学的语言使命

    2017-10-29

    2001年新年伊始,《文学评论》上发表了美国当代“解构主义四人帮”之一希利斯·米勒的文章:《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还会存在吗?》。在这篇文章中,米勒认为,随着图像化时代的...

  • 以真为骨 以美为神

    2017-10-29

    传记是一种古老记录人生故事和业绩的文体。公元前的希伯莱人《圣经·旧约》的历史书中的“撒母耳记”“列王记”等,算是最早的传记。公元前二世纪,中国有了《晏子春秋》这样...

  • 倡导“好文学”与直言的批评风格

    2017-10-29

    当下批评存在着怎样的困境和危机?如何在困境和危机中建立自己的批评立场和一套有效的操作方式?这个问题不仅是每一个文学批评者必须面对的,也因各自的职业身份和批评目的而...

  • 《永远的田野》:从乡土农村到文明农村

    2017-10-29

    “一个人与一个村庄的保卫战。”这样的场景不免悲壮,但是,如果这个人被赋予了拯救群体的责任,在人与自然的战争中,摒弃以往“人定胜天”的想法,以生命的尊严捍卫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