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朱苏力:费孝通与中国文化自觉

    2017-11-10

    编者按:费孝通先生以伟大的社会科学家为人们所熟知,但他也同时在一个更广阔的学术文化思想视野中思考着文化的自觉,对以孔子为代表的特别是早期儒家思想的历史语境正当性和...

  • 帕慕克: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父亲的手提箱

    2017-11-10

    父亲在去世的两年前给了我一个小手提箱,里面装的是他的作品,手稿和笔记。他装作以前那样轻松玩笑地要我在他走后再看,这个“走”当然是说的是他死了以后。 他说:“翻翻就行...

  • 王岳川: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安全

    2017-11-10

    开场白 没有文化的人类历史是无法想象的,任何民族都离不开文化;任何个体无法脱离文化,个体总是需要认同某种文化,没有文化的个体人生是不可能的。大到国家、民族,小至每一...

  • 村上春树:高墙与鸡蛋

    2017-11-10

    我写小说的理由,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让个人灵魂的尊严浮现出来,将光线投在上面。经常投以光线,敲响警钟,以免我们的灵魂被体制纠缠和贬损。这正是故事的职责,对...

  • 傅国涌:21世纪会是胡适的世纪吗?

    2017-11-10

    【2008年4月在浙江大学讲座,根据录音整理】 六十年前,1948年10月20日胡适之先生在大陆做了作后一场演讲,在浙江大学,讲题为自由主义。一个浙大学生多年后回忆,那次听讲的人不...

  • 王岳川:大国形象与中国文化创新

    2017-11-10

    日前,应暨南大学宣传部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岳川教授为该校师生进行了一次题为“大国形象与中国文化创新”的讲座。王岳川立足于全球化的特殊背景从“大国形象”的角度,分...

  • 大江健三郎:面对巨大灾害,文学何为

    2017-11-10

    我还要说起我的另一个记忆,那是我不到20岁时,通过文学作品感受到的,现在回想起来仍感到不可思议和恐惧的记忆——人们如何应对巨大灾害并生存下去。 日本那时还处于占领之下...

  • 赵刚:重读陈映真

    2017-11-10

    很高兴有机会来到社科院文学所做演讲。我误打误撞来到这里,原本听说是亚洲论坛同人的小范围讨论,我才敢答应的,但後来联系的时候,又说这还是一个比较正式的讲座,但的确没...

  • 刘禾:新媒体与弗洛伊德的恐惑论

    2017-11-10

    来自:解放日报第二十八届文化讲坛上的演讲 数码媒体(DigitalMedia)的诞生对于人的认知和感知方式提出了很多新鲜的问题,它同时也对传统的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比如...

  • 洪治纲:依然令人感动--新世纪文学观察

    2017-11-10

    时间:2011年2月19日 地点:广东科学馆 主讲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洪治纲 陈实:各位街坊,各位听众,亲爱的朋友们,新年好。“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