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座的题目是“漫话鲁迅”。我想跟同学们讨论一个问题:大家都说鲁迅的作品很难懂,但它到底难懂在什么地方?有一种说法就是鲁迅作品文字很难懂,或者说它的写作背景搞不清...
[内容提要] 什么是中国诗的特点?中国诗是贵族文学(陈独秀)、赤子文学(王国维)、还是士人文学(沈曾植)?中国诗中,社会历史人生信息量越少越好么?中国诗人的心灵主体,...
1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三日,陕西榆林地区清涧县的一个偏远山村里,一个普普通通的生命诞生了,没有什么人注意到这个新生命对于这个世界的价值,没有什么人认识到这个普普通通的...
今天上午是“南沙中欧文化论坛”的总结,以在座的专家之多、领域之广,发表的各种见解、议论之深入和精辟,要进行总结是十分困难的。况且,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意义上,真...
文化讨论在中国有多么顽强,百年间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归:文化普遍主义者以此论证制度变革还有更深层面,文化相对主义者则同样以文化干脆反对制度变革。只是他们脚下的这个制...
首先祝贺大家通过“高考”这座不无争议的“独木桥”,走进美丽且诗意盎然的燕园,从此得以从容澹定、欢欣鼓舞地“漫卷诗书”。不都是“读书”吗,怎么会有“幸福”和“不幸福...
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刚演过田沁鑫版的中国《李尔王》,又迎来了林兆华、濮存昕合作的《哈姆雷特》,而这只是北京刚刚同时演出的三台《哈》剧中的一台;不久前我在第...
1985年我从贵州到北京,在XX部工作,有半年吧,我没有敢讲话。耀邦同志问过我:来后有什么反映?我说:听到的就是:(这个人)不见动静。他说:是吗?逐步放开一点嘛。 那半年,...
我国人文学者都在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进展,因为在本科生阶段进行国学专门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是第一家。大家都希望办好、办成功。 中国人民大学有完整的人文学科,如中文...
文章摘要: 20世纪前半页纽约和上海都是国家的文化中心,开放的文化产业吸引了大批人才,给全国提供了大量文化商品。20世纪中期以来,两地商业文化的一统天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