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学地理与文化心理交融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样态,文学就在这一情势下反映出不同的地理风貌。可以说,不同作家笔下有不同的文学地理景观,也有...
小说未必非得具备认识价值,但具备认识价值的小说必然是有意义、有分量的作品。作家秦岭的新作《辟提艾斯蒂》有机地把文学、心理学、伦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融...
一、 育邦诗歌的诗学谱系 育邦是典型的文学上的“杂食主义者”。我们面对的至少有“三个育邦”:作为小说家的育邦、作为文学批评家的育邦,和作为诗人的育邦。 首先,小说创作...
余华从2013年长篇小说《第7天》问世后,8年来一直未有长篇出炉,有读者猜测作家是在深耕、积累、蓄势待发,所以余华的长篇近作《文城》在2021年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很大反响。评价可...
沈杏培的《印痕与记忆——新时期小说论稿》探讨了新时期以来当代中国作家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历史如何记忆以及如何叙事这一重要命题。该书综合运用叙事学、形象学、政治...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最像小说的似乎都发生在青春里,只有走过了青春,成长成熟起来,而后才是生活。于我们每个人而言,生活永远还在继续,而青春的一切却已远离而去。”青年...
作为湖北文坛8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喻之之的写作是细腻的。她的思绪和情节在文字中自然徜徉,用鲜活而不失生活气息的笔触和真诚敏锐的触角捕捉了生活在都市中的普通市民尤其是...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却使人的“自由”这一本质逐渐隐退,机械性日益凸显,人的本质在异化。对人的本质异化的反思,对自由的山村生活的憧憬,是张世勤短...
晓苏一直在追求写出有意思的小说,也在近年来写出了一批于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中揭示隽永哲理的 好小说,如《夜来香宾馆》《泰斗》《老婆上树》等等。2023年,他在《中国作家》《...
一切历史人物传记,既包含着历史事实,也包含着历史选择,还定会包含着当代理解与今人阐释。宋朝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人,留下了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作家滕非对宋朝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