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张立敏:三节融合的“清明”

    2017-11-10

    在历史上,只有“清明”和“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的组成部分,又是传统节日。时至今日,在人们的意识中,“冬至”的地位日渐下降, “清明”则成为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全民性节...

  • 温铁军: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不可复制

    2017-11-10

    二战以后,落后国家纷纷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西方式的现代化成为绝大多数后发国家竞相追求的目标。由此,发展主义成为战后的世界主流。我们通过梳理发现,西方发展路径因其特...

  • 许纪霖:以北京为“他者”的近代上海

    2017-11-10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想把北京作为一个参照来看上海。我特别欣赏这次会议的主题叫双城记。在世界上凡是幅员比较辽阔或者文化比较丰富的国家,它通常都有两个中心,美国有纽约和...

  • 柳昌清:文明类型与世界迷局

    2017-11-10

    一、文明类型的本质 “冷战”结束以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退居次要地位,不同文明的问题凸显出来了。当今世界仍然存在西方文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日本...

  • 李零:国粹多是国渣

    2017-11-10

    (一)传统为什么这样红 这是我和大家讨论的问题,大家身边非常热闹的问题。 前一阵儿有件事,大家都知道,就是“红心鸭蛋”事件。鸭蛋为什么这样红?事情比较简单,质监局一...

  • 丁学良:西方文明最终会被全球化拖垮吗?

    2017-11-10

    今年5月7日的法国总统选举结果,让无数焦虑欧盟前途的人们松了一口气。二战后,那些力图以“新欧洲”理念预防旧大陆再打一场世界大战的、富有远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当时就...

  • 李零:诗与酒——从清华楚简《耆夜》和北大秦简《酒令》想起的

    2017-11-10

    从前,我根本不沾烟酒,就连插队,也不抽不喝。我记得,离北京前,同学在颐和园聚会,他们全醉了,有痛哭流涕的,有咧嘴傻笑的,有碎嘴唠叨的,有沉默不语的,就我一口不喝。...

  • 潘祥辉:民族主义与道德主义:儒家文化圈与东亚媒体的传播特质浅析——以中

    2017-11-10

    摘要:儒家文化作为东亚各国共同的文化资本,影响了东亚国家人们的传播理念与传播行为。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人际传播领域,也表现在大众传播领域。本文认为,儒家文化的核心价...

  • 钱满素:从“文明”的角度来认识美国

    2017-11-10

    美国文明的基因 1. 从“文明”的角度来认识美国 今天,我们来聊聊美国,从文明的角度,从它的内部——其本身的产生和发展——来认识它,而不是从外部——从国际政治中——去评...

  • 葛兆光:人文学科拿什么来自我拯救?

    2017-11-10

    人文学科越来越边缘化 陆陆续续传来的消息,对于人文学科来说,似乎都让人沮丧。人文学科越来越边缘化,似乎已经没有人特别在意人文学科的生死存亡。2006年,韩国国立首尔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