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额手”就是“鼓掌”吗

    2018-01-16

    2016年秋,我在一份“报刊文摘”上看到一篇摘自《中华读书报》的文章,标题是《〈近代汉语词典〉拆解千年语言密码》。文中指出:“‘额手’一词,《汉语大词典》以及《现代汉语...

  • 本土化的乡村扶贫叙事——读长篇小说《桃园兄弟》

    2018-01-16

    多数人知晓贵州赤水这个地方,是从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了解的,我原来对赤水的了解也仅限于此。在过去的年代里,赤水因毛泽东指挥艺术的“得意之作”——四渡赤水出奇兵挽救...

  • 出版业如何抢占知识付费的风口?

    2018-01-16

    ■在知识付费这个大风口之下,众多出版商也主动进入知识付费这一战场。如果放在过去,出版商可能会选择与知识付费平台以版权合作的形式推广图书产品,但现在有更多大胆的出版...

  • 建设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2018-01-16

    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告诉我们,在新时代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里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所以,我们面临...

  • 另一个世界与你的彼岸——读《出西藏记》

    2018-01-16

    拿到《出西藏记》这个小说,第一眼让我想到了《圣经》中的“出埃及记”。但一口气读完整部作品,我发现作家鲍贝并没有约定俗成地把《出西藏记》写成人类的某个族群被上帝救赎...

  • 重振文学崇高的美学品格

    2018-01-16

    2017年12月12日至14日,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创造新时代的新史诗”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文学博鳌论坛在海南琼海举行。我们将陆续刊登论坛发言,以飨读者。 ——编 者 习近平...

  • 从祛魅到复魅——姜耕玉长诗《魅或蓝》解读

    2018-01-16

    姜耕玉的长诗《魅或蓝》以恢弘的空间建构与深刻的内省体验,抒写了一次精神历险与灵魂之旅,同时也是一次彰显汉语诗性的探索。在《魅或蓝》中,我们既能看到个体的心灵历程,...

  • 扩大主题出版的国际传播力

    2018-01-16

    反映时代主题、传播时代最强音是主题出版最大的特色,同时,主题出版也天然地具备彰显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属...

  • 余华随笔集《文学或者音乐》:与伟大心灵对话

    2018-01-16

    “优秀作家在创作中除了秉持虔诚和专注外,还对尺度保持审慎和戒备,因为写作的分寸感犹如与生俱来的平衡感深藏于体内。这种平衡不仅表明作者在阅读中是否发现了自己,而且说...

  • 主题出版重镇是如何炼成的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

    2018-01-16

    编者按:“文章合为时而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版界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大势和大事,推出了一系列主题出版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