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时间感,或存在的承担与言说——王小妮写作的女性诗学意义

    2017-10-29

    1.告别或自救的写作 我把1985年作为本文谈论王小妮的一个意义出发点。因为1985年对于王小妮迄今为止全部写作而言,具有一种个体存在被敞开的时间性。它是我们进入王小妮作品序列...

  • 我是谁?———当代文学批评的定位与价值实现[1]

    2017-10-29

    看卡夫卡等现代派的文学作品,常常会产生一种自疑的冲动:我是谁?我在干什么?这种反思和近似于灵魂的拷问,使得现代人始终生活在精神的昂奋状态中,主体精神和自觉意识变得...

  • 试论微型小说的求异思维

    2017-10-29

    一 在当今异彩纷呈的文学园地里,微小型小说(或称小小说)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已与长、中、短篇小说构成四足鼎立的局面”([美国] 1996年1月12日《侨报》)。这...

  • 知识分子文化的凸现与“第三种批评”

    2017-10-29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文化逐渐从封闭僵化的状况中解脱出来,呼吸到了世界近代文化的新鲜空气,使自己的再生机制得以新的调节。随着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的转换,一代新的知识分...

  • 质疑“民间立场”

    2017-10-29

    近来,“民间”这个概念在文坛甚为流行。有的用它来给自己身份定位,如摩罗先生就在《耻辱者手记》中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民间思想者;有的则用它来给文学作品定性,如《天涯》杂...

  • 手底乾坤——70年代以后作家及作品论

    2017-10-29

    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坛有一个不可不注意的现象,那就是一个新的作家群体的加盟,他们大多出生于70年代,所以,当《小说界》在1996年第3期首次推出一个新栏目,专门登载他们的作品...

  • 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美学韵味的失落

    2017-10-29

    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始终是一种于困境中求新求变的突围表演。在对传统范式的冲击乃至颠覆下,现实主义的经典含义发生了悄然嬗变。其中,现实主义文学美学韵味的失...

  • 虚拟的“路线斗争”——关于“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思考

    2017-10-29

    “扫描时下中国思想界,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形成的思想格局——激进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的三足鼎立,已经演变为二元对垒;对阵的一方,是作派上显得十足的道义凛然的新左...

  • 中国当代文学与伪现实主义

    2017-10-29

    一、“伪现实主义”是什么? 我们所说的伪现实主义主要是种创作方法。顾名思义,这种创作标示的是现实主义旗号.实施的却是假现实主义,或说非真的现实主义。由此有三个问题需...

  • 中国文化:是否需要“第四次觉醒”? ——兼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重建

    2017-10-29

    一 众所周知,从近代到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由浅入深的三次觉醒过程,即科技文化意识的觉醒、政治文化意识的觉醒与伦理文化意识的觉醒。前两次觉醒分别以洋务运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