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余世存:六经责我开生面

    2017-11-10

    我国族立于日出东方,历百世而不衰,奠基于上古诸圣。如西人居处日归之地,越传统而现代,受教于创世诸神。西域创世有亚当,亚伯拉罕;东土开天有伏羲,炎帝神农。东海西海,心...

  • 程章灿:传统、礼仪与文本——秦始皇东巡刻石的文化史意义

    2017-11-10

    一 秦始皇东巡刻石与秦文化传统 刻石始于何时,因为文献不可征,一时难以确定。但始于前219年的秦始皇东巡刻石,与秦国文化传统有直接联系,则是可以确认的。 在传世文献记载和...

  • 徐雁平:清代文学世家的家族信念与发展内动力

    2017-11-10

    清代文学世家是清代文学研究领域中颇具特色与内涵的问题,从具体家族而言,它牵涉到家族性文学传统的生成与传衍;从具体地域而言,它关系到地方性文学社群和文学流派的形成,...

  • 风灵:唐诗中的经济学——《卖炭翁》另解

    2017-11-10

    冉云飞按:这是西南民大的经济法老师风灵,于去年我在立人大学所开的“古诗文教育与现代生活”班后所交的作业。所谓作业当然是她的自谦之辞,她读书多而博——以一人之力独自...

  • 莫砺锋:论黄庭坚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

    2017-11-10

    一 宋人评论黄庭坚诗时,曾注意到黄诗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例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二引《豫章先生传赞》云:“山谷自黔州以后,句法尤高,笔势放纵,实天下之奇作。自...

  • 莫砺锋:关于文学史学的思考——“文学史学”献疑

    2017-11-10

    “文学史学”这个名词总令人觉得有点别扭,倒不是由于它听起来拗口,而是由于对它的意义不甚了然。旁观其他历史学科,似乎没有这样一种“亚学科”。与文学史性质相近的学科为...

  • 陶东风: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中的异乡与异客

    2017-11-10

    思乡的基础是离乡,作客他乡,处于流浪状态中。在乡的人不会思乡,“乡”作为价值形态无疑只对无乡者或离乡者(即流浪者)才有意义。只有当一个人在实际的存在状态中陷入了无家...

  • 莫砺锋:颜延之《陶征士诔并序》在陶渊明接受史上的地位

    2017-11-10

    清人龚自珍诗云:“万古浔阳松菊高。”①的确,陶渊明是深受后人仰慕的晋代高士,历代歌颂其靖节高标的诗文不计其数,其中写作年代最早的一篇便是颜延之的《陶征士诔并序》。...

  • 莫砺锋:杜诗“伪苏注”研究

    2017-11-10

    杜诗的“伪苏注”产生后不久,即受到学者的严厉批判。到了现代,程千帆师于1936年所作的《杜诗伪书考》一文根据历代文献的记载对“伪苏注”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认真的清理。在19...

  • 莫砺锋:论纪批苏诗的特点与得失

    2017-11-10

    在清代的苏诗研究著作中,纪昀的评点《苏文忠公诗集》无疑属于最重要的一类。据纪昀自称,他评点苏诗始自乾隆三十一年(1766),终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五年间凡五阅苏诗:“初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