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政治上,从一个激进的革命者到走向革命的对立面,刘师培确实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物。同样,他在学术上也充满矛盾:他的很多思想非常超前,每每突破藩篱,令人惊听回视。...
一般文化史家都公认,宋代是理解中国历史的一个大关节,要深刻理解当下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首先要重新解读宋代文化。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一切当代史也就是不离不弃的古代...
艺术不在于检查存在的现实,而在追求理想的真实。 ——乔治桑—— 一 正视红学现状 从广义上讲,“《红楼梦》研究”该从1768年爱新觉罗永忠作“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
闲暇时常琢磨,为什么各民族文学都是以“诗歌”发轫? 无论古希腊荷马史诗、古印度吠陀咒语诗、中国的诗经、古埃及的箴言诗、还苏美尔的乌尔哀歌、日本俳句、尼布龙根之歌等等...
[摘要]在我们理解红楼文本还没能深入——即在“前理解”时所出现的“坎儿”或叫“困惑疑思阶段”。而这些“坎儿”,既可能阻止我们继续深入探研,也可能正是诱导我们做出错误...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一分为二”最早是指物质的可分性。《庄子·天下》篇有云:“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据记载,隋朝杨上善首次用“一分为二”来解释老子的“道生...
一 北宋大臣多能文者,像晏殊、欧阳修、王安石等人,不但仕至宰辅,而且是名垂史册的著名文学家。即使是不以文学家名世的其他大臣,也往往擅长诗文,其中尤以韩琦最具代表性。...
(此文选自笔者新著长文〈曹雪芹逶迤的历史观——兼论“李蓝冯蔡”四位先生与克罗齐之论〉中的第六、第七、第八节) [关键辞]——狼奶红学、文革、人文主义、悲剧人物、唯心史...
1.您在《双典批判》中将《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称为"中国人的地狱之门",而在我国民间,也早有"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之说。对于这两部作品的文化批判,您的着眼点...
(一) 今天我讲一点关于“诗”的问题。最近偶然看《红楼梦》有一段话, 现在拿来做我讲这问题的开始。林黛玉讲到陆放翁的两句诗: 重帘不卷留香久, 古研微凹聚墨多。 有个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