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陳廣宏 侯榮川 本書是繼《稀見明人詩話十六種》之後,我們所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明詩話新編”的又一階段性成果,旨在萃集明人詩話之精要,以為明代詩學研究之助...
刘宁 摘要:对中唐古文家文道观的研究与阐释,自20世纪以来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从内容与形式之关系来理解文道关系,是十分流行的阐释视角,但其中存在简单化的决定论倾向。为克...
内容提要: 中医文献是传统医学知识的载体,具有科学性、技术性,同时包含了深厚的传统哲学思想,其写作多与文学相通。人们已经注意到中医文献的文体特征和文学价值:相当一部...
内容提要: 晚明小品文的勃兴,显然受到文学发展观念与心学哲学的影响。明代中后期的李贽,不仅创作出很多脱俗的小品文作品,而且以童心说这一哲学理念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独特...
内容提要: 《韦瓘墓志》提供了韦瓘生平事迹的诸多信息,不仅可以纠正和补充传世文献失实、失载之处,而且对于考察韦瓘的家世生平、科举仕宦、文学成就及其与牛李党争的关系具...
内容提要: 在清代骈文复兴的历程中,持续性地激扬回旋着一股六朝风,牵动文坛风尚的进路。如何为“六朝”涤去“金粉气”,洗刷所谓“齐梁小儿语”的污名,清初的有识之士利用...
内容提要: 屈原图像在中国古代主要通过石刻、纸绢和版刻三种媒介进行传播,艺苑点评、题画诗文和仿写临摹是人们接受屈原图像的三种基本方式。在绘画形式变化及社会风尚变迁的...
内容提要: 《词源》中关于张枢倚声填词、审音改字的记载,表明南宋文人词已采用雅乐一字配一音的协音方式,这既有其音谱、歌法与声律方面的依据,也有颇多不合乐理及与倚声传...
内容提要: 杜诗在采用来自经史典籍和前代文献的有“来历”语时,扩大了其采用范围;同时也使用当代新语,尤其是大量采用口语词汇。此外,诗人也通过创制新词实现诗歌语言的更...
内容提要: 据《毛诗序·六月序》、《仪礼·乡饮酒礼》、《汉书·谷永传》、郑玄《毛诗谱》等文献的记载,可发现周礼演乐的诗次、《诗序》诗次、《毛传》诗次和三家诗次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