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改善文艺批评家生长的环境

    2017-10-29

    当前中国有些文艺批评在文艺的多样化发展中无所适从,没有很好地把握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方向,不但缺位,即既有对优秀文艺作品弘扬不够的问题,也有对不良倾向抵制不力的问题...

  • 理论原创: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

    2017-10-29

    谈话人:吴 炫 李小山 潘知常 鲁 羊 整理人:王 东 吴炫(以下简称吴):今天我们4位谈谈理论的原创性问题。原创性是近来大家私下里关心和议论的话题之一,各种意见都存在。之前我...

  • 大众传媒与文学的后现代性

    2017-10-29

    张颐武在《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一书中指出:“90年代以来,随着商品化与大众传媒的高度发展,随着社会话语的进一步世俗化和日常化,‘后现代性’越来越被理论界所关注,日益...

  • 话语与权力:一个戏剧性的演变关系 ——当代文学的一种读法

    2017-10-29

    任何的文学叙事永远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努力。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人与作为存在的“现实”的关系永远不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现实本身并不构成先验的对写作的某种框定,因为...

  • 爱情、道德、政治 ——对“百花”文学中爱情婚姻题材小说“深度模式”的话

    2017-10-29

    一、“题材突破”?还是“深度模式”的转换? 以文学史的观点看,萧也牧的短篇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出现在50年代初的中国文坛上,其象征的意义可能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价值。其...

  • “前文革小说”文本的意义生成机制

    2017-10-29

    “前文革小说”包罗的创作形态事实上比本文的描述范围要复杂许多,我们这里主要指涉四九年至文化大革命之间那些带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并且影响广泛的主流叙事作品,大体对应于...

  • 启蒙时代———兼及散文的启蒙精神

    2017-10-29

    在一次和青年大学生的座谈会中,有人问我:“您赚钱的目的是什么?当赚钱和启蒙二者不可得兼的时候,您会怎么办?您认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是什么?”一系列问题,引发我深深的...

  • “红卫兵—知青”视角的“文革记忆”*

    2017-10-29

    “红卫兵-知青”视角讲述的文革故事,不像“先锋派”的“荒诞叙述” [1] 那样充满变数。基本上,这也是一种“相同的故事”,一种可以自我模仿也需要重复的叙事模式。但“红卫兵...

  • 回眸新写实

    2017-10-29

    新写实在20年文学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历史地位。这种历史地位是由它所具有的独特文学精神与审美品格所决定的,不仅体现在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与创新,而且还体现在对新生代的昭...

  • 秦淮河断想

    2017-10-29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与青楼,与红粉,与一切的风流美事,都有着不解之缘。在我见到今日秦淮河时,这样的感觉直袭我的心灵。 学生时代曾读朱自清、俞平伯的同题散文———《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