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些读者一看这书名就觉得有点背时。文学性?人家伊格尔顿、乔纳森·卡勒,还有加缪、德里达,不是都早就宣告了它的虚幻了吗?不存在某种统一的文学性,不是已经成为共...
近年来,在对文艺学学科的反思中,陶东风教授的观点是颇值得注意的。他认为,由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深刻地导致了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技术狂欢的时代视觉文化,是一种在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推动下立足于视觉因素,以“形象”或是“影像”主导人们审美心理结构的崭新文化形态。视觉...
近年来.文学理论界盛行“图像转向”和我们正在走向“图像时代”的说法。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图像并不是一件新东西.图像的作用受追捧也不是第一次。实际上.在人类诸感官中.视觉被...
文学的经典性之为话题,论理是毫无新意可言的。现在人们所以又热衷起来,自有它的缘故。 其一,某些年轻的或者不那么年轻然而激进的文学作者们,在这一二年间,以颇昂然的态度...
关于“百年文学经典争论”是一个发生于二十世纪末期的重要文学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不仅限于这一问题本身而是有着其丰富的背景和深远的影响。下面就对于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情...
从“语言主因”到“图像主因” 德国思想家本雅明在写于1936年的一篇文章《讲故事的人》中慨叹道:“虽然这一称谓我们可能还熟悉,但活生生的、其声可闻其容可睹的讲故事的人无论...
当下,我们是否还需要经典文学读本,这个问题问得似乎有些多余。但是,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应试语文教学大大地挫伤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对于文学阅读不但没有需...
随着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当今世界己进入新媒体时代。这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极大地改变了当今的文化形态。其中图像文化异军突起急剧扩张.成为电子时代的新宠.使传统语...
随着20 世纪理论旅行中普遍存在的语言学对各学科的渗透,“文学性”不再成为文学的特有属性而成为众多理论的共性。于是,在当今的社会意识中,“文学性”不仅是一个形式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