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解题 题目中的“民间文学”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学科对象的民间文学;二是指学科本身的民间文学。后者有学者又命名为“民间文艺学”以示区别,在此我使用了多数学者约定的习惯说...
一、差异与权力 中国古代族群而论,少数族裔文学与主体族裔文学之间的互译由来已久,从周代开始,从口译到笔译,从宗教经典翻译到科技文献,虽然史书记载并不详尽,但一直是草...
一、《阿诗玛》整理过程中叙事话语的变化 《阿诗玛》是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被撒尼人民称为“我们民族的歌”,阿诗玛的传说已经成为撒尼人日常生活、婚丧礼节以及其他...
一、国际彝学研究中的相关信息 西方学者对彝族及彝族文化的研究,肇始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叶,那正是彝学研究进入国际视野的起步阶段,其中对彝族文献和文学的调查、搜集...
仙女(或神女)降真,与书生遇合故事,在唐人小说中占有较大数量,更是裴铏《传奇》中的重要题材内容,而《封陟传》堪称代表之作。小说写封陟在少室山读书,谪仙上元夫人因其为青...
这是一首蒙古族作家心灵的赞歌,一部敬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潜心创作的高昂爱国主义主旋律的作品,将革命题材、民族题材和骑兵题材融为一体的草原英雄史诗。可敬、可...
王光东等人著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对文学中的“民间”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民间”(民间文化、民间形式、民建立场等等)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
核心提示:在忻城县的大石山区,有一种专门以控诉苦难、哀叹不幸、警示世人为基调的唱曲,这些唱曲都是用壮族方块字抄写,在当地已流传了上百年,民俗研究专家将其统称为壮族...
一、傣族诗歌的现状:口头诗歌和书面诗歌并行发展 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大部分没有自己的文字,其历史文化都是口耳相传的。傣族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很早就创造了傣文,从此以后,...
【内容提要】 作者从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阿诗玛》整理改编的历史梳理出发,认为更多的学者只是从历史的角度切入民间文化的研究,这种研究态度形成了当今中国民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