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傅道彬:文学人类学: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方法?

    2017-11-10

    20世纪初人类学大师克罗伯(A.L.Krobor)指出我们正进入“人类学的时代”(Age of Anthropological science)。虽然这话多少有点自负,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学取得的成就是具有世界性的,这一点...

  • 廖峰:新文化运动对保守主义的清算

    2017-11-10

    一些所谓的“新儒家”打着复兴传统文化的旗帜,要求在政治上恢复地主、资本家的地位。这种声音恰恰可以与北洋军阀时期鼓吹读经复古的文化保守主义者相“媲丑”,这也正是毛泽...

  • 韩晗:想象的空间:都市文明与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进程——基于科学思潮的视角

    2017-11-10

    【内容提要】都市文明与中国文化现代性进程息息相关,都属于“西学东渐”影响下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新产物。在科学思潮的主导下,都市文明为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进程提供了发展的...

  • 傅道彬:文化的积淀与冷却

    2017-11-10

    文化的复苏带来了对文化的思考。近年来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颇为热衷的课题,然而不少的探讨却是在文化定义不十分明确的前提下进行的。广义的文化包括了人类社会物质财...

  • 周宪:视觉文化的历史叙事

    2017-11-10

    如今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视觉文化的到来,用海德格尔的描述来说,这是一个“世界图像时代”。海德格尔写道:“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

  • 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及其理论遗产

    2017-11-10

    【内容提要】斯图亚特霍尔面对文化研究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被日益学科化、职业化和“口技化”的现状,提出要重视文化研究的政治担当和形成史这一严肃论题。他承认文化研究有许多...

  • 傅道彬:苏格拉底与商鞅

    2017-11-10

    公元前四世纪两位东西方思想家的死,沉重而耐人寻味。一位是希腊的苏格拉底,一位是中国的商鞅。苏格拉底死于公元前399年,商鞅死于公元前338年,相隔60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 周宪:文化场内游戏规则的“去魅”分析

    2017-11-10

    文化史中有许多现象令人费解,比如,白居易说过:“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为什么总是把古典的东西视为值得称道的,而对当代的作品常常视若不见?西方文化史上...

  • 周宪:文学理论范式:现代和后现代的转换

    2017-11-10

    【内容提要】20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现代和后现代两种范式。两种范式在一系列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上有所冲突,因此形成了对立的理论立场和价值观。现代范式建立在启蒙精神...

  • 何宇虹:简析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2017-11-10

    【摘要】 法兰克福学派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也是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本文对该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进行了简单地分析,研究了该理论产生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