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青少年时期读过澳大利亚作家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里面的爱情故事早已模糊,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荆棘鸟的传说:一种一辈子都在找树与扎刺的鸟儿,为的是在临死前唱出世...
中国当代小说理论的思想渊源一直被认为来自西方小说理论,尤其是西方叙事学进入中国后,不仅成为中国当代小说的批评利器,进而成为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建构的重要构成部分,进入...
能在太阳底下看见的东西总不如在玻璃后面发生的事情有趣。 ——波德莱尔 杨苡(1919年-2023年),自诩“生正逢时”,《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以亲切的口吻忆旧,往事历历,故...
蔡玉洗(1949-2023),是我原来供职的江苏文艺出版社总编辑。老友徐海知我与玉洗有故事,嘱我写篇文字纪念一下,顺便谈谈文艺社当年的事。嘉命难违,写什么呢?思绪纷乱,信马由...
一、两种“三姐妹” 世纪之交的一个有风有雨的下午,毕飞宇枯坐在客厅沙发上,突然听到电视机里传来摇滚乐的嘶吼:“如果你想要好身体,劝你多吃点儿老玉米!”就像是受到了神...
打开2024年第1期《收获》,如果从地域分布的角度来说,倍觉抢眼的,乃是山东作家。三部中篇小说中,山东作家竟然占据了两席。一位是《瞳距》的作者王玉珏,另一位是《皮影》(...
长篇小说是文学之重器,中篇小说是文学之利器 ,短篇小说是文学之锐器 ,长篇有长篇的短处,短篇有短篇的长处。当代文坛,迟子建可谓是将长中短篇小说掌控的得心应手,游刃有...
传统乡村以自然时间为基本主导,这应该是一个没有必要过多去讨论的问题。日升日落、四季变更、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乡村在自然时间链条之中循环往复。自从人类社会进入现代社...
初读傅菲的《转灯》,以为写的是赣地扎灯笼、抬桥灯、圆灯等民间的节日风俗。重读几遍,才体会到这篇散文的内核重在写人,主人公小真的生活经历与生存状态才是这篇散文的内核...
我初读胥得意的《沙卜台》,是出于好奇心,既想知道作品名字的含意,也想看看作者如何讲述一个村子13户人家的家长里短。首发于《民族文学》的长文,190页,我当时没有细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