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毕淑敏感受并诠释人生价值

    2017-10-30

    58岁的女作家忙碌而幸福。2009年6月,她参加了中国作为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的启动仪式。2009年7月,为央视《百家讲坛》录制节目,畅谈对健康、心理、社会、人生的看法;与儿子共同...

  • 马步升:我为何要写《一九五O年的婚事》

    2017-10-30

    长篇小说《一九五O年的婚事》出版了,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35万字,刚参加完北京图书订货会。 我为什么要返回1950年呢?说起来话长了。写作的动议已产生将近20年,那时候我在北...

  • 龙应台:中国文化输出不该落伍

    2017-10-30

    想听北京话,想执教北大 有人把龙应台最近在大陆出版的三本书——《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合称为“人生三书”。在海峡两岸的经济态势及文化态势都发生微...

  • 世界屋脊上的文学情愫

    2017-10-30

    2010年8月的一天上午,我还在沉睡,一个声音在窗外大声响起,叽里咕噜了好长时间。这个声音说的不是汉语,不是藏语,显然也不是英语或者日语。我努力地分辨着,陷入巨大的恍惚...

  • 新世纪长篇小说:多声部、创新的难度以及重寻大师的可能

    2017-10-30

    房伟(以下简称房):咱们谈谈新世纪长篇小说,题目暂定为《多声部、创新的难度以及重寻大师的可能》。首先,对“新世纪长篇小说”,或者说“新世纪文学”,张老师,请谈一下您...

  • 杜文娟:身体和心灵齐飞

    2017-10-30

    无论是作为女人还是作家,她是充盈的,也是幸福的。 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一直以来,在我唯美的概念里,一个真正优秀的女人是能够把事业和家庭打理的同样出色。一个幸福的女人...

  • “坼裂”,为梦想一赌

    2017-10-30

    我们可以无限感慨地宣称,中国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开端,是以文学的勃兴作为一个独特的标志的。一篇篇勇敢的文字像蜂群一样给板结的心灵传授了花粉,是文学的解放助推了思想的...

  • 根是花朵的如意 就长篇《农历》答《文学报》张滢莹女士

    2017-10-30

    问:《农历》以农历节气为序,选择西北农村一户人家的日常生活为主要铺陈对象,集中书写了农历中的十五个节日。请问您为何选择这样的主题创作?对于“年”的重温,在当下生活...

  • 作家杜文娟对话《当代女报》

    2017-10-30

    1、首先祝贺您成为新一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这次加入作协是在意料之中吗? 谢谢。这次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在意料之中。对于我这种成长期比较慢的作家来说,今年入会和五年、...

  • 我为什么要写《家的传说》

    2017-10-30

    姓氏与故里,对中国人来说,有着解不开的情结,永远是座斑驳陆离的迷宫。对故里的沿流讨源,对姓氏的探赜索隐,是炎黄子孙的天性使然。捧起泛黄还有些霉味的蔡氏族谱,遥望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