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艺术审美与文学价值

    2017-10-29

    我的案头上摆着满族作家王鸿儒的长篇小说《楼兰传奇》,这部长达四十余万字的武侠小说让我花了整整两天三个晚上才看完。一个西北政法大学法学本科毕业并通过司法考试获得国家...

  • 鲁奖评选不应有“文体等级意识”

    2017-10-29

    读了红孩先生的《散文何时设单篇奖?》一文(见《文学报》6月24日第7版),顿觉痛快淋漓,深感他道出了我们散文界的强烈心声!关于鲁迅文学奖,虽然我也经知情的同行零星了解了一...

  • 女人眼中的河套民间生活史——读向春长篇小说《河套平原》

    2017-10-29

    一块地域的民间生活史,通常只在地方志书中留下点儿粗略的印痕,既缺乏详实、连贯的记录,也无现成的叙述思路可供参考。作家欲“垦荒”,只能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想象去摹拟...

  • 读《碎瓷划伤的河流》

    2017-10-29

    我的手中捧着一本《碎瓷划伤的河流》(湖南蝈蝈著,2009年11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读过久久不愿意放下。它带给我的是巨大的心灵冲击,我的心中充斥的是忧伤,是缱绻,是回望,...

  • 陈集益中短篇小说在历史交接的界面上

    2017-10-29

    我以前读过陈集益的小说,记住了作者名字,但没记住作品。这次集中地读了陈集益的小说集,作家和作品都印象深刻。后来见了陈集益一面,感觉他偏高又偏瘦,性情也温和,便有些...

  • 红诗,新时代的诠释与呈现

    2017-10-29

    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文联主办,诗潮杂志社承办的“中国诗人采风团走进沈阳”采风活动日前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高洪波为采风团...

  • 他带我回到河南故里

    2017-10-29

    2010年开年读的第一批作品,是冯俊科先生的散文集《并不遥远的往事》。大约因为我俩都是农家出身,加上都有当兵的经历,又都是由中原来到北京客居,所思所想有共同之处,故读他...

  • 我们需要怎样的创新和怎样的批评

    2017-10-29

    本报讯 由长城杂志社举办的“第二届长城论坛”日前在河北秦皇岛市举行。关仁山、李延青、宁肯、李国平、曾哲、周立民、乔叶、罗伟章、姚鄂梅、王小王、于晓威、苏北、刘建东、...

  • 伟大记忆与文学长征——张炜长篇小说系列《你在高原》印象

    2017-10-29

    阅读张炜的小说我从来没有过陌生感,这种感觉正如卡尔维诺对经典作品的比喻。他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我读张炜的作品就是这种感受,舒展的...

  • 煤与诗

    2017-10-29

    煤矿是座巨大的磁场,时刻吸引着我,我把青春献给了它,它给了我永久的青春。1952年夏天,我从家乡步行90里去徐州报考山东矿务局贾汪煤矿职业学校,并被录取。从此,煤炭与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