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长歌》是一曲赞颂的歌,气韵酣畅,节奏鲜明,洋洋洒洒,如长风出于山谷,其恢弘气势,席卷而来,有着金属的交响。 “你谱写了多少光辉的史诗/你留下多么浩繁的典籍/你...
中国作家多无文体意识,报告文学作家尤甚。他们有的是激情,激情催促着文字,顺流而下,随物赋形,得来全不费功夫;原本枝叶披覆者,能叙述清楚,已然是此中高手。他们有的是...
纪实文学作家赵瑜的作品都是厚重之作,因此引起读者的关注。可是他的新作《寻找巴金的黛莉》全然不是如此了。19万字,在赵瑜的作品里算是小玩艺儿。于是我读了,又一次被赵瑜...
《寻找巴金的黛莉》说的是作者如何在古玩收藏市场上意外发现了巴金早年——大约是1936年——写给一个名叫黛莉的17岁少女的信。它叙述了如何获得这七封信的过程,这些过程当然写...
现实题材文艺创作所达到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文艺创作总体水平的重要标高。面对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如果作家艺术家漠然置之,如果对现实的变化只局限于浮皮潦草的了解,或者即使...
为了贯彻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我国文学界对农村正在发生的伟大变革格外关注。农村题材创作本身,也都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日渐收获丰硕的成果。因此,《绿...
这套丛书由《把心撕碎了唱》、《聆听苦海的福音》、《亲吻冰封的火焰》、《麦芒上的舞蹈》四卷组成,每卷书分别对应着快乐与悲伤、幸福与苦难、孤独与温暖、爱与痛这几种截然...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山西的报告文学创作,还只是小说家或者诗人偶尔为之。随着赵瑜在报告文学创作上崭露头角,山西才有了专门从事报告文学创作的作家,从这个意义上说,赵瑜...
《中国作家·纪实》2009年12月号发表了赵瑜的纪实文学《寻找黛莉》,这篇作品和赵瑜此前那些直接参与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有所不同。巴金人 们自然都知道,但他与一个叫黛莉的女读...
检视20世纪中国散文理论的变迁,自1961年《人民日报》副刊发起的“笔谈散文”大讨论,可作为一个重要节点。这场讨论对散文实践经验的观察与思考,对散文文体的探讨和分析,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