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事》是老出版人李昕的回忆录,我用一天一夜时间一口气就读完了。近年来,关于出版人的回忆录、口述史已有不少佳作,但李昕作为曾经在人民文学、国内三联、中国香港三...
当一个人凭空消失,神秘失踪,人们习惯称之为离家出走。同时留下诸多困惑与猜想。但是如果换一种思维,又可以把出走看成是行走,或者是游走、出行、出门、旅行。尽管都是走,...
1918年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把近百年来新创的“短篇小说”,比作“芥子里面藏着大千世界”。他认为这“掘百世不竭的宝藏”的“美不胜收”,在于其“材料之精确,体裁之...
沈念的《歧园》,写一个传教士的后代来到中国洞庭湖畔寻找祖先的足迹,这个故事其实是以真实历史为本的。上个世纪末,一位中文名叫海维礼的美国传教士来到岳州(今岳阳),他...
“生活是钝的,需要我们不停地打磨,打磨出光泽、锐角和刃口,来保证我们的七情六欲,来供养我们的喜怒哀乐。于是,有了那些对父母、风雪、枝叶……的凝望,有了那些凝望后笔...
数十年以后之中国,必有合泰西各国学术思想于一炉而冶之,以造成我国特别之新文明,以照耀天壤之一日。(1) ——梁启超 布罗代尔主张用地理结构来观察人类的文明历程,在此可...
如果以茶对人进行分类,那么世界上的人大概可以分为喝茶的人与不喝茶的人。无论是喝茶的人多,还是不喝茶的人多,我们都不能否认喝茶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代生活方式。选...
大时代下普通个体如何处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这是王威廉很多小说都在探讨的精神主题。在王威廉的《野未来》《你的目光》等作品中,他对这一主题的思考又有了新的拓展。新作维...
蒋在曾在小说集《飞往温哥华》的后记中预言,“我的写作在这之后注定会发生变化”。她的新作《许多》确乎如此,作品视野由异国经验转向对本土女性的观察,但依然不失敏锐与温...
近日,厦门归侨女作家陈慧瑛又出新书——文化散文集《铁骨丹心照汗青》。这部45万字的散文集,写于民族英雄陈化成、爱国侨领陈嘉庚的家乡厦门,有着强烈的文化意识、历史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