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黄金明:阅读简史

    2017-10-14

    我的阅读史在一九九四年九月之前几近空白,只读过几册没头没尾的“四大名著”及《薛刚反唐》之类。那时我二十岁。博尔赫斯童年即博览群书,纳博科夫也在少年时将世界文学大致...

  • 李云雷:长篇小说,我们创造世界的形式

    2017-10-14

    现在想来,我读到的最早的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红楼梦》和《少年维特之烦恼》,那时候在乡村能够找到的书很少,我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卷《老舍文集》,其中有《四世同堂》...

  • 《忽如归》为冰冷历史注入暖流

    2017-10-14

    我的纪实文学新作《忽如归》写的是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一个家庭的真实故事。 1999年母亲过世后,这个故事就开始在我心中酝酿。那时我刚担任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总会长,正在编辑...

  • 杨少衡创作谈:从“硫酸”到“相信”

    2017-10-14

    我把自己近几年写的这几个中篇小说称之为“系列中篇”,该说法属于自称,未必精准。这个系列已经发表了五篇,最早为《把硫酸倒进去》,而后依次是《远处的雷声》《鱼类故事》...

  • 于怀岸:写着写着,有些人就不见了,或见不着了——《朝着斯德哥尔摩飞奔》

    2017-10-14

    大约半月或一月前吧,我在微信上看到一条朋友圈,文章大意是说有些朋友在朋友圈里不见了,其实我不在乎你天天发广告、晒美食,还是秀恩爱,能看到你在,我就心安。文字是鸡汤...

  • 贾平凹:我把一辈子文学创作秘密都公开在这里了

    2017-10-14

    一、文学被边缘化,但不会消亡。 现在的文学被边缘化了,许多人都在怀念上个世纪80年代那种情况,那个时候大家还很小,或许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文学特别热,一个短篇小说可以...

  • 赵晏彪:作家要有抵达“高峰”的气概

    2017-10-14

    当下文艺创作,为何登上“高峰”的作品少之又少?一句古话可以解释:“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南齐书·文学传论》)作家如果没有创新求变的意识,不可能超越前人,更不可...

  • 刘庆邦谈短篇小说:从现实故事结束的地方开始

    2017-10-14

    《幸福票》 刘庆邦 华语短经典(第二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如何写短篇小说? 直接复刻生活,或从长篇小说中截取一段行吗? 作家刘庆邦最近出版短篇小说选 《幸福票》,他说,短...

  • 董玉方:保留闪电,取消了雷

    2017-10-14

    十年前的秋天,我抱着一摞诗稿敲开了一间办公室的门,里面坐着诗人刘立云。进去的瞬间,我像一枝刚长出来的香椿芽,被开门的风吹得微微颤抖。那是我当兵的第五年,二十三岁。...

  • 谢有顺:一个倾听内心声音的时代会来临吗?

    2017-10-14

    ◈ 一 ◈ 鲁迅之后,有自我审判意识的作家太少了。在当代,有太多的作家都在写那种醉生梦死、欲望横流的生活。在他们的作品中,读不到多少作家的自责,更没有自我审判、自我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