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张莉: 《众声独语——“70后”一代人的文学图谱》自序

    2017-10-14

    一 我想,我要感谢每一位七零后作家,因为读了他们的作品,才有了这样一部书。 那已经是十年前了,刚刚博士毕业,我开始着手做当代文学批评。我希望以自己的方式进入文学现场...

  • 凡一平:逐梦记

    2017-10-14

    1980年秋天,一个十六岁的接近青年的少年,考上了大学。他从农村来到城市,从中学进入高校。这城市不大,两三万人口。学校也不著名,高分的人都不会填报它。但对一个穷乡僻壤并...

  • 贾若萱创作谈:而我只想晃来晃去

    2017-10-14

    这是我第一次写创作谈,不知道写点什么。怎么也没料到我会写小说,挺奇怪的,我呀,高中作文很少及格,也没表现出一丝半点的语言天赋,如果告诉以前的同学,我开始写小说了,...

  • 朱辉:倒掉的宝塔和竖起的浮屠

    2017-10-14

    《七层宝塔》发表后,多有批评家肯定,他们点出宝塔是象征:村子竖起来(城镇化),宝塔倒下去了。他们说得很精准,象征传统伦理的宝塔确实倒掉了。感谢他们的褒奖。这篇小说...

  • 黄亚洲:真正同情人民的,才叫诗人

    2017-10-14

    我们知道,元代有一位相当重要的诗人,名字叫萨都剌。他出生在西域。有人说他是回族,也有人说他是蒙古族。他写了很多涉及丝绸之路地域的诗作,底蕴很厚,气象很大。但我对他...

  • 付秀莹:写尽天下人的心事——《有时候岁月徒有虚名》自序

    2017-10-14

    这么多年了,在一个人的命运中辗转难安的时候,总是私心里暗自庆幸。吃了这么多的苦头,摔了这么多的跟头,孤单有时,绝望有时,哀伤有时,虚无有时。好在,一直都没有被磨蚀...

  • 王彬:散文,出入法度方能去平庸

    2017-10-14

    当下的中国散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学的艺术的,一类是应用的生活的。前者指狭义散文,属于文学范畴;后者指广义散文,用于日常交际。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应该讲究叙事...

  • 尹学芸创作谈:生命中的痛点

    2017-10-14

    就创作而言,能让我感受到疼痛的大致有三位主人公。《曹翠芬的一条大河》里的曹翠芬。《李海叔叔》中的李海。还有一位,就是《曾经云罗伞盖》里的朱玉兰。有关曹翠芬的小说发...

  • 海飞创作谈:惊蛰如此美好

    2017-10-14

    现在,请允许我聊一聊陈山。 陈山的惊蛰,是在一九四零年代的上海天空下,如同一棵绿树一样生长起来的。滚滚的雷声中,春雨细密柔顺甚至甜蜜,抛洒在上海里弄居民的生活细节里...

  • 徐兆寿《鸠摩罗什》:一切都有缘起

    2017-10-14

    一切都有缘起。 小时候,祖母不吃肉,一点荤腥都不沾。当然那个年代吃肉是少有的事,但只要吃肉,母亲便要做两顿饭。一顿是荤的,一顿是素的。素的自然只有祖母一人吃。先做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