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谈红榴遗稿 ——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笔谈《红楼梦》 清光绪四年戊寅(1878),我国近代著名大诗人黄遵宪(字公度,广东嘉应人,1848—1905)以参赞衔,随同乡何如璋公使出使日本。是年...
曹雪芹仅凭借没有写完的半部《红楼梦》,就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红楼梦》的问世,不仅把中国的小说艺术推向了巅峰,而且他还借书中人物之口,道出了他的一整套文...
按:《红楼梦后卅回》书稿系吕国伟先生创作并经斧凿之稿,本网站所发均为上半回,热诚欢迎读者朋友向本网站或者吕先生本人提出宝贵意见! 话说宝玉众姐妹又同黛玉说了一回,方...
东邻自有爱红人 ——田能村竹田与《屠赤琐琐录》 不久前,偶然翻到一本被称为“第一本”“红学史”的著作,其中有一节文字专门介绍《红楼梦》在日本流传情况的材料,提到一位...
《红楼梦》中,“通灵宝玉”本是女娲补天用剩的一块石头,“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哀。...
当《冷眼看红楼》的书稿交付中国书店出版社之后,我的主要精力是集中在《(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一书的写作。在这段时间里,我仍然坚持写作与看书交替进行。我认为如此“交...
古今中外不少长篇小说的主题环绕着“欲望”,它是人类的生命的原始本能,也是人类在生活中需要克制的鸿沟,很多作家看到了这点,在作品中多有表现。《红楼梦》作为多重主题的...
按:《红楼梦后卅回》书稿系吕国伟先生创作并经斧凿之稿,本网站所发均为上半回,热诚欢迎读者朋友向本网站或者吕先生本人提出宝贵意见! 话说司棋因刚烈寻短自尽后,两家自是...
《红楼梦》是一部让人玩味不尽的奇书,越读越有那么一些细节让人掩卷后仍反复琢磨,萦绕心头挥之不去。也许正是这些细节的耐人寻味,才让无数文人学子埋头期间,数百年来竟成...
一粟《红楼梦书录》载,“吴晓铃藏残抄”《红楼梦》“存第1至40回。首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舒元炜序,次舒元炜题沁园春词,次目录。目录前及正文前均题:‘红楼梦’。简称‘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