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怎么怨得人疼他——再论揣摸、迎合与争夺

    2017-10-29

    一只怕天也不容你 艺术不是什么超阶级的女神,说凤姐拥有巴结艺术并不是辱没真正的艺术。凤姐巴结艺术的特征之一,是巴结方式的不直接了当,有曲折性和间接性。这种手段的运用...

  • 《红楼梦》作者辩

    2017-10-29

    客:虽然多数人都知道《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可近年来仍一而再地出现别的说法。比如说小说的原始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曹頫,也有说是曹渊,还有像《土默热红学》中说的是写...

  • “眼前無路想回頭”——再論《紅樓夢》的兩個世界兼答趙岡兄(下)

    2017-10-29

    “大觀園的反叛”這幾個字更是作者有意要提醒讀者,叫我們不要看錯了鳳姐,因為她不折不扣地是一個“身在江湖,心存魏闕”的人,是大觀園理想世界的一個中堅份子。第三件事便...

  • 《红楼梦》中“怡红夜宴”座次问题的探讨

    2017-10-29

    一、引言 《红楼梦》这部小说对于中国人来讲是非常特殊的,它自问世以来,脍炙人口两百余年,至今不衰。19世纪后半叶,在北京流行的《京师竹枝词》中竟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

  • 这鸭头不是那丫头——被压迫者的精神枷锁

    2017-10-29

    一 可是天大的喜事 《红楼梦》虽是一部古典小说,曹雪芹虽不是无产阶级作家,这部小说却反映了封建末世复杂而广阔的社会生活。即使写贾府围墙之内的斗争,也体现了复杂而带有...

  •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凤姐才智的社会本质

    2017-10-29

    一 受祭的阴魂也不安生 就相对的意义说来,《红楼梦》里的丫头或小厮,几乎个个都很聪明,其中有才有智的不少。不认识绣春囊图案的傻大姐,未必就比“吓得连忙”把它“死紧攥...

  • 黛玉形象中的诗性精神浅论

    2017-10-29

    什么是诗性精神?虽然难以给出具体而明确的答案,但我认为,它既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追求的是自我最本真的状态,是人的个性的自我解放。《红楼梦》就是受这样...

  • 《读遍红楼》卷七.朝花夕拾6、7、8、9、10

    2017-10-29

    究根求源终虚话 ——“曹雪芹小像”真伪三谈 从去年十月上海红学会上再度提起河南省博藏陆厚信绘“曹雪芹小像”真伪问题以来,几家报纸颇用力刊载了一些 讨论文章,真真吸引了...

  • “玉”文化在《红楼梦》中的体现及其英译

    2017-10-29

    一、 中国的玉文化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深深影响到中国人的行为道德规范。 中国是世界主要玉石产地...

  • 岂有大错误的——凤姐等人的思想方法

    2017-10-29

    一 将来酒色之徒耳 据记载,大概是从南北朝时期开始,我国有了这么一种风俗:有钱人家小孩过百岁或满周岁的时候,除了一番庆贺之外,还有一种例行的活动一抓周。抓周,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