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讨论由来已久,近年来再次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与重镇。这个议题的再度升温,一方面源于社会形态的改变,包括经济、生态、地域等多个维度的调...
荒湖、金石合著的《骆宾王之谜》近期出版,这是根据当地有关骆宾王的传说和相关族谱记载、墓碑等细节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不是简单地为我们叙述骆宾王起事失败后的人生...
品读赖丽芳的散文集《夹湖谣》是一件特别令人愉悦的事,她的散文创作和她的国画一样极具地域特色,在阅读其作品的过程中,一幅幅淳朴逼真、多姿多彩的赣南风俗画卷在我们面前...
礼是中国文化最内在的要素之一,也是中华文明最醒目的表征之一。中华文明从肇始之初就极为重视礼,比如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留下的玉器,再如殷商时期留下的大量青铜器,几乎都是...
四川作家李冯的中篇新作《道德课》是一个在寻常叙事中道德溯源的故事,理论和现实生活交织,却发现道德之外主人公真正想追逐的是他所爱之人的认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
近几年,“文学出圈”的说法以各种形式、在各种场合被提及。文学出圈的表现有层出不穷的与文学相关的纪录片,如《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岛屿读书》《文学的故乡》等;文学机...
报告文学这个文体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能与火热而复杂的时代生活同频共振,像晴雨表一样,可以真实、客观而又迅速地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的各种潮流与实践。欧阳黔森的报告文学集《黔...
倘若将生活比作一个花园,绚烂的花争奇斗艳,而花下的根茎藏匿于黝黑的土,细嫩的根蔓在黑暗中试探,时而触及一丝土缝,时而撞上一块坚硬的碎石。旁人只有机会欣赏不语的花,...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有交集的时间实际上是很少的,与一生比,大多可以忽略不计。然而,与文字的交往就不一样,不管是什么时候写下和读过,如果再次遇上还是会勾起不同的感想—...
【文学里念故乡】 1988年10月,我在上海登上西行的列车——四天三夜的绿皮火车,硬座,81小时后到达乌鲁木齐。从那时起,到2018年秋天离开新疆、重返故乡浙江,我在新疆生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