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阮炜:文明的规模

    2017-11-10

    一 何为“文明的规模”? 要对各别文明的生命历程作一种宏观的考察,要对其历史表现和现时状态作一种恰当的评价,尤其是要对文明之间力量对比的消涨起落作一种深入的探究,就...

  • 杨大春:文化与生命——米歇尔·亨利与科学批判的物质现象学之维

    2017-11-10

    摘要:亨利猛烈地批判现代科学,认为现代科学的极度发展导致了新的野蛮:对文化和价值的排斥。现代性把一切可能的知识都还原为科学知识,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意味着...

  • 江晓原:当代“两种文化”冲突的意义——在科学与人文之间

    2017-11-10

    摘 要:科学已经获得的辉煌胜利是以往任何一种知识体系都从未获得过的。这些胜利也催生了唯科学主义的观点。但是随着科学获得越来越大的权威,对这种权威的怀疑也逐渐产生了。...

  • 李东渊:对中国文化研究之“当代性”的征候式阅读——评《21世纪中国的文化

    2017-11-10

    1.“文化研究”的新参照系 几年前,在某所大学研究生课程的第一节课上,我开列了参考文献,并嘱咐说它们是文化研究理论的基础书目,希望学生们在学期之内一定要阅读或参考。在...

  • 王铭铭:中国——民族体还是文明体?

    2017-11-10

    如不少学者指出的,“nation”或“民族”,及其连带物“nationality”(“族籍”)、“nationalism”(“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的产物;“民族”被想象为古老的,但它却出现于相当晚...

  • 许倬云:江河入海:中国文化的双重使命

    2017-11-10

    《21世纪》记者 叶雨 许倬云,美国匹茨堡大学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主要著作有《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许倬云观世变》、...

  • 朱正:鲁迅的一个世纪

    2017-11-10

    一 鲁迅作为一个著作者第一次出现在读者的眼前,是在1903年,二十世纪刚刚开始,到今天是一百多年了。这年6月,日本东京出版的《浙江潮》杂志第五期上刊出的《斯巴达之魂》,作...

  • 魏冬 益西群培:藏族传统文化中的孔子形象

    2017-11-10

    [摘要]早在吐蕃时期,孔子的盛名就随着唐蕃之间的文化交流而远播西藏并得到藏民族的文化认同。在藏汉交界地带,孔子被看作道德圣贤,但在西藏腹地则被看作是无数算学与消灾...

  • 高宣扬:“现代性”的精神源泉:法国十九世纪文学

    2017-11-10

    十九世纪对于法国文学来说,是从古典主义(Le classicisme)和浪漫主义(Le Romantisme)向“现代性”(La modernité)转折的历史关键时刻;而处于初生状态的“现代性”,在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中,...

  • 李云雷:翻身之后再“翻心”——底层文化的出路

    2017-11-10

    摘要:底层文学更多关注现实世界里的底层——在经济、情感、道德等多重压力下的活生生的人。底层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有压迫可能就会有反抗。但在资本和精英主导的新社会意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