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寂寂竟何待:《访谈与陈述——名刊名编的年代表情》序

http://www.newdu.com 2023-03-21 中国作家网 何凯旋 参加讨论

    关键词:名刊名编
    这本终于即将结集成书的名刊名编访谈与陈述,原文是28篇文章。初发《小说林》(双月刊) 2010 年第5 期,止于2016 年第2 期。历时6 年零2 个月,共34 期。按每期一篇算,少了8 篇。原因是,当时分期刊载有同刊同时期社长、主编、副主编访谈或陈述,内容多有雷同,故编辑时忍痛割爱,留下社长或主编一人,实在是抱歉。余下来28 篇,才《人民文学》到民间的《大益文学》,时任社长、主编外,还有年轻有为副主编、主编助理,现已荣升主编、副主编;但为保持历史原貌,沿用原发时受访者与陈述者前缀职务身份,文尾标注出原作发表时间,最大程度保持完整性与真实性。另加一篇准备编发稿件,因工作调动未能刊登,现一并收录书中;还加一篇是朋友针对我在《小说林》工作期间职业生涯访谈。可以说,这28 篇访谈或陈述文章基本上概括了一个时期辛勤耕耘、为他人做嫁衣裳文学期刊名编们办刊宗旨与办刊方向。
    说到做这个系列访谈与陈述起因,其实并没有什么宏大规划,反倒是有些“宵小”私心。面子上说是作为偏于一隅小刊,迫于刊物栏目设置与众多兄弟期刊普遍雷同,想做既有利于作者辨识投稿方向,又有利于读者了解每一期刊物背后编者甘苦与意趣栏目设置,两全其美而又相得益彰;里子里其实藏有一分失落,一分沉痛。文学期刊走过短暂辉煌以后,惨淡经营,前途未卜,是不争事实。到底何去何从?压在文学期刊编辑心头诸多苦衷,更想通过名编访谈与陈述让读者得知一二,更让自己于迷惘中增加些许信心,以至于得到人生往后意义。揣着这些可说与不可说想法真正上路,实在是一件并不容易做好的“难事”。首先是稿约之难,名刊名编大多集中在政治文化中心与经济发达地区,埋头做事,不求闻达;加上编务之外还有更多杂役、会议;又少有交集,更没有谋面。电话里虽然应许,却不能确定交稿时间,或以不宜宣传个人事迹而婉拒。不过两月一期,时间尚有斡旋余地。更多是求助友人,友人再托付友人,全然友情赞助。好在渐渐形成规模以后,忽觉得蔚为壮观起来,尤其每本刊物知名编辑畅谈编刊心得,更多不是罗列当下韬略与功绩,而是讲述刊物历史沿革。在鲜少为人知晓掌故与轶事里面,可看到名声显赫文坛前辈著书立说之余,大多曾经作为刊物主编,站立于波诡云谲历史潮头,或飘逸或肃穆,透出气韵与风骨,促成名篇巨著峰回路转;不薄名家,提携新人,终于成就迥异的期刊风格。践行百花齐放文学共识,以及当下紧迫地担当与文脉的传承。拳拳之心,源远流长,唯不见委顿与惆怅;于猎猎风中岿然屹立,矍铄而睿智。因此理解了现任名编们撑起的不仅是一面文学旗帜,更是积沉下来文化的使命,沉甸甸揣入胸怀,升入脸膛,化作有些不合时宜的庄重,甚至严苛到凌厉的目光里面,少有娱乐时代轻佻与浮夸,更多是可以穿透云雾敏锐与沉着。这样“表情”可以在各篇名编访谈与陈述前配发照片上看到,那是沉甸甸的一份凝重与端正。同时可以在配发期刊封面装帧设计上感受到简约朴素风格和不失温婉大气时代风貌,显现出恒久不变定力。应该说这都是一个时期文学的表情,更准确地说是21 世纪前十年或更长时间名编们的表情:既要编刊,还要为刊物生存奔忙,还要保持庄重、严肃文学样式。在漫长时间里,文学期刊默默前行,始终保持着这般庄严气概,为一个时代立下卓然丰碑;唯不见编者抱怨与牢骚,只剩下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清癯与辛劳。真可谓白茫茫一片,真是干净!
    由此疑惑渐渐释然,境界随即高远起来,促成并坚定了自己将栏目做下去的决心。到了2016 年年底,即将结束三十年编辑生涯,任文学院新职,抬头一看,已过去六年之久,想一想真是幸运的六年。
    现在距离2010 年开始策划访谈至今,又过去十二年光阴。这十二年又是崭新时代的开启,文学作为国家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取得广泛共识,政府加大文化投入,文学期刊光景日益见好,稿酬大幅度提高,书写中国故事更有筋骨、更有情怀。两位仍担任刊物主编的名编换上新近访谈,读者可以看到更有筋骨与情怀作品背后编者温度与力度。遗憾的是,有些名编拿到此书时,或已任新职、或已退休、或已过世,但音容笑貌和职业追求化作文字留存下来,也是生命里程中一份更好纪念吧!只是更多名编没有访问到,没有陈述机会,他们在更为偏僻环境里同样做着他人的嫁衣,共同将这件看似有些寂静的衣裳做得更大更有分量。不过这份沉甸甸寄托,要在更远历史的文化长河里才能够显示出恒久的价值……
    在此,特别要感谢编撰其间崔道怡老师两次细心指导。原以为可以奉上成书,一了心愿,却不想先生早一步仙逝,甚憾!感谢徐兆淮老师病榻中叮嘱与托付;感谢华栋、凯雄、晓升、丽宏、一敏、宏兴、陈鹏诸师友为旧作保留历史原貌,就原发时间、作者简介、配刊封面给予重要提示,以及书名需要再三斟酌,以显得深广、端庄建议。
    写于2022年7月24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