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切割高原的河》:平民视角下的体恤和关怀

http://www.newdu.com 2023-03-08 文学报 王可田 参加讨论

    李子白小说集《切割高原的河》,收录了作者不同时期创作的25个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是他从近四十年来完成的100多篇成品中挑拣出来的,是集录也是选粹,能够代表和体现他的叙事风格与写作理念。李子白并非专业从事创作,无论是书画还是文学,他都是在工作之余凭着一腔热情和执念坚持下来的,其中的艰辛和不易可想而知。所以说,小说集的出版对他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说安妥身心也不为过。
    这25篇作品,在题材选取、人物设置、故事框架,甚至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有各自的面貌和特征。其中的差异性,既是作品得以存在的理由,也是创作者文体自觉和创新意识的反映。《野渡》和《蜂王》很可能是作者早年的作品,农村题材,注重民俗风情的书写。《蜂王》截取了一个年过半百的放蜂人的生活片断,没有强烈的故事冲突,只是风俗画一样地徐徐展开,浓郁的乡土气息传递出人情之美、人性之善。《野渡》有些特别,其中的人物和场景,让我想起艾芜小说《山峡中》“野猫子”的形象,以及沈从文作品中的某些情节,地方风俗和人物性格都很鲜明。那似乎是一个久远年代的传奇,一个被现代文明遗落的地方。
    带有民俗风情书写特征的作品,其发生背景不一定局限在农村。《苍茫时节》就把故事背景设置在小镇上。小说记述了李三老汉等几个老年人,在城与乡、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日常琐事和观念碰撞。同样是乡土题材,《红鞋》则写得触人心扉。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红鞋”是一个鲜亮的意象,既是实物,也成了爱情的象征。《有香儿的夏天》则在子壮有情有义,和香儿的热情和大胆、倔烈与自尊中,让人心生爱怜和敬意。
    阅读李子白乡土题材的小说,我们一方面感受到他对以往生活经历的艺术重现,另一方面也体悟到他的写作是根植于陕西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之中的。但他的叙事范围又不局限于乡村,而是更多地投入当下城市生活,聚焦社会各类人物。而且也在写法上也求新求变,甚至借鉴现代主义文学的观念和技巧,丰富自己的文学表达。
    《失联十五天》《陌生之城》和《暗室》这几篇小说在我看来,最能体现李子白在文本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失联十五天》有着中篇的长度,却没有一个连贯的故事脉络,主人公内心的独白和思辨充斥其中,达至心灵的救赎。《陌生之城》展开的是一场奇幻之旅,直到临近结尾,才交代这是一个梦境。但小说的主题仍是寻找,寻找现代人在庸碌无常中失落的生命意义。《暗室》尽管写实风格十足,但在侦探小说的外壳下,却包裹着一个弗洛伊德式的主题。
    整体来看,李子白小说中大部分人物都是普通人,而普通人的生活、生存状况以及他们的性格、心理和精神面貌,是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在当下常见的平民视角书写文本中,有的着重于对某种社会现象和人性之恶的揭示与批判,有的着重于对人物及其命运的体恤和关怀。这是写作的两极,两个方向,殊途同归。而李子白的小说创作显然属于后者。
    当然,我们也知道,写实风格的小说侧重于现实摹写,在某种程度上也要符合生活逻辑。但人物的性格命运,故事情节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作家的主观意识在起作用。阅读小说集《切割高原的河》,我们结识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经历了很多跌宕起伏的故事,在温暖感动或会心一笑的同时,也对隐身故事之外的作家本人不再陌生。他对生活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甚至他内心的某些隐秘,我们也会有所洞悉。
    (《切割高原的河》李子白/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