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源乡》:乡村记忆的重新唤醒

http://www.newdu.com 2023-03-08 文艺报 周 韫 参加讨论

    《源乡》于季玉而言,算是个界碑。积久的创作、耕耘,一路走来,忽然想回望一下故乡的岔溪、父母和兄弟姐妹,于是就有了这部书。一部从泥里长出来、混杂着生命原液的心血之作。
    岔溪的故事是乡村人家的寻常事,几千年就是这么因循下来的。或许也在改变,微弱且缓慢。贫穷、愚昧,物质精神双重匮乏,这一切,在时代变奏的前夜显得尤为让人窒息。季玉痛乡亲之痛,情感冷峻又炽热。她行走在他们之间,用解剖刀一点一点解析他们的痛之源、之根,扎在血肉深处的陋俗陈规如何去撼动、去改变。
    小说中的农村妇女施玉莲、谈艾梅不同于祥林嫂,也有别于湘女潇潇,她们生活在上世纪70年代,正向社会巨变、时代巨变走来。但她们仍然无法挣脱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蹂躏戗害。这是要剔除的,是要用解剖刀一点一点挖出来的毒瘤。季玉的回溯有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和警醒意识,即便是当下,我们也不能说毒瘤已经刮净,仍需警惕在某个隐秘的角落冒出头来。这也是季玉创作《源乡》的初衷吧。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源乡》有生气、接地气,作者与她所描写的乡野生活水乳交融,活灵活现的细节俯拾即是。有一处写到大英退婚后,男方组织了二三十人的庞大队伍来闹事,把该砸的都砸了,还不解气,又从茅坑里舀了半桶粪水,屋里屋外地泼,甚至泼到灶台上饭锅里。大英躲到亲戚家去了,如果被逮到,弄不好被毁容。父亲呢,在邻居家像个缩头乌龟,大气不敢出,连女人都不如。只有平时软得像面团的母亲施玉莲,被愤怒的人们拽着头发就地拖,手一松,一簇头发落下,“母亲头上又冒出一小块粉皮”“母亲又归位到软面团子”,头上的粉皮和软面团子状态是母亲的日常,也是贫瘠落后的土地上女人的宿命。
    乡村故事喜闻乐见,讲好乡村故事是季玉创作的现实考量。民间性在这部小说里不是标签,而是与作者血脉相连、贴心贴肺、深入骨髓的痛与爱。曾几何时,作家们关注文本,追逐新奇,传统的故事体被冷落了,不合时宜了。季玉以《源乡》宣示新乡村故事体的回归,以“群像式”的书写,用农民的口吻、农民的立场,为农民立言,这一点与赵树理小说风范相通。同样写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琐碎、新旧观念的冲突,同样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连贯性,首尾相衔,前后照应。所不同的是,赵树理小说继承了宋元话本以及明清小说的传统,采用民间说书式的讲故事方法,而《源乡》虽大体框架相似但在表现手法上进行了更新,以“我”为叙述主体,时而“我”在讲述,时而不知不觉中已经切换视角,嵌入模糊穿插,不着痕迹地完成了时空腾挪,推动故事进展。当然,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旧有秩序的破坏与重建、乡村伦理的交织与悖离、文化层面的审视与冲击、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多元,等等,所有这些,带着温度与粗粝肌理汇入大时代的风云际会,显示出天翻地覆的样貌。
    小说的两个向度是相反的,一方面是剔除,一方面是回归。剔除,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任重道远;回归,则是以新的姿态呈现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样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