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编辑手记 | 《敦煌守望四十天》是这样聊出来的

http://www.newdu.com 2023-03-02 中华书局 藏书报 参加讨论


    

2021年6月,并不熟识的朋友蒋理在微信公众号里推出“敦煌守望日记”,漂亮的文笔,优美的抒情,一下子吸引了我。原来他正参加为期四十天的“敦煌文化守望者”活动,将与敦煌亲密接触四十天。艳羡之余,我天天追更,而后在某天跟他“搭讪”,聊起日记变成书的想法。蒋理自言起初写日记是为了用文字记录下这段独一无二的经历以对抗遗忘,听了我的建议后,他坚定了写成书的念头。编辑和作者一拍即合是良好的开端,而故事就此拉开帷幕。





聊天聊出来的出版选题
《敦煌守望四十天》出版记


 | 吴艳红

中华书局
    

从私人日记到敦煌文化读本

蒋理每天的日记几乎都在零点以后写就,受制于时间和精力,没法发挥太多,只有“千字文”的篇幅,敦煌文化讲得少,而个人体验谈得多。我建议本书定位为敦煌文化“科普”读本,因此得大量增写敦煌文化和石窟艺术的内容,个人体验则当简洁干脆。又一次一拍即合,蒋理决定活动结束后全力配合重写。

2021年8月,蒋理完成大纲和样张,12月蒋理写完全稿,我不由得拍手叫好。此前我的作者群基本上是学者,蒋理作为非学者、非作家,我害怕他驾驭不了敦煌题材。但我更相信最初打动我的日记会开出璀璨的花朵。果然,他既快又好地完成了私人日记到敦煌文化读本的转换。


蒋理从山河小城写到初见莫高,写到丝绸之路,然后以朝代为序详细讲解了12个代表性洞窟,介绍了40个普窟、8个特窟和5个不开放洞窟,飞天、反弹琵琶、千手观音、莫高精神、壁画修复、窟顶治沙、洞窟数字化采集、在敦煌寻找江南等主题穿插其间,历史、地理、艺术、宗教、民俗等汇集于此,精彩纷呈。

220窟壁画上的胡旋舞让蒋理联想到大唐在野心家安禄山的胡旋舞中渐渐衰颓,而后在安史之乱中“断崖式”下跌的史实;61窟十二星宫让蒋理联想到苏轼是星座超级“发烧友”的故事;335窟巨幅壁画《维摩诘经变》让蒋理联想到王维、李白等唐代高级知识分子对维摩诘的崇拜寓示着在出世与入世间寻找平衡;23窟青绿山水壁画让蒋理联想到青绿山水在盛唐的代表性人物——大小李将军……这些文史知识他信手拈来,极大地丰富了敦煌主题。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之军鼓
莫高窟第156窟(晚唐)至公元9世纪


值得一提的是,“摄影师”是蒋理的另一身份,书中绝大多数窟外图片为其亲自拍摄。图注的撰写也倾注了他对读者的诚意,非常详细,非常贴心,饱含知识性和抒情性。


在敦煌寻找江南

本书隐藏有一条“辅线”—— 在敦煌寻找江南。这是蒋理不同于其他守望者的独特体验。在敦煌曾流传有一句谚语:“居塞北之人,不知江海有万斛之船;居江南之人,不知塞北有千里之雪。”蒋理正是要在这“万斛船”与“千里雪”之间寻找关联。他利用碎片时间不断在敦煌寻找江南的线索:壁画上的江南、曲子词中的江南、久居敦煌的江南诗人、最有可能拯救藏经洞文物的江南人等。蒋理希望利用这些发现,串起“江南”与“河西”这两个大的文化概念,找到这两种文化融合之处,也找到与自身最有关联的那个“敦煌”。
    他在323窟壁画发现了千年前的上海、苏州和南京;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唐五代“曲子词”中,发现了不少描写江南风物的美妙诗章;发现为莫高窟摄影的第一个中国人是江南人陈万里;发现苏州著名刺绣艺术家邹英姿多次到访敦煌,辗转世界多地,就为了复绣出藏经洞文物中最大的刺绣作品《凉州瑞像图》……这些线索像绵密的针脚,连缀起了江南和河西。
    《敦煌守望四十天》
    蒋理著
    中华书局
    2022年8月出版


书的封面正体现了这一主题。护封是蒋理拍摄的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和黄沙漫漫的鸣沙山,是当下的敦煌;里封则是莫高窟23窟千年前的盛唐青绿山水壁画,画中乌云弥漫,细雨霏霏,山峦起伏,田畦青青,农夫和儿子正挥鞭策牛,辛勤耕作。农妇冒雨送饭,父子对坐。在这幅《雨中耕作图》的下方,是一幅《人间乐园图》。佛塔之前,一人虔诚跪拜,一人随歌起舞,六人席地而坐,吹拉弹唱,不亦乐乎。几个娃娃正津津有味地聚沙成塔。画面充满了动感、欢乐和童趣。这分明是江南生活场景,偏偏留在了西北大漠中的敦煌石窟壁画上,这不能不说是江南和河西的奇妙牵手。


何谓守望?

书名中“守望”从字面意义上来讲自然是源于“敦煌文化守望者”活动,蒋理作为从全球遴选的10名第三期成员之一,于2021年参加了由敦煌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主办的该项活动,以此亲历行纪为线索丰富而成《敦煌守望四十天》。

然而,深入本书肌理,我发现“守望”至少有三层含义:
    一是如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奔赴敦煌的先行者将青春、将热血洒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为敦煌石窟的研究和保护贡献出最大心力。这些大人物之外,那些修复壁画的“面壁者”、与流沙作战的“治沙者”、数字采集工作者同样是“守望者”,他们深入大漠,与寂寞为伍,将单调演绎成了热爱。
    二是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学习并自觉传播敦煌文化。这些“守望者”的长居之地并不是敦煌,却与敦煌结下深深浅浅的缘分。因“敦煌文化守望者”活动与敦煌结缘的蒋理,回到居住的甪直古镇后,不仅著成《敦煌守望四十天》,还举办各种公益活动传播敦煌文化。
    三是即便未曾抵达敦煌,但某个瞬间被敦煌击中,被文化意义上的敦煌折服。每个人都可能是广义的“守望者”,一旦我们跟敦煌文化联结,石窟艺术就不会消亡。

弹花边阮
    莫高窟第220窟(初唐)至公元7世纪
    

    在此之前,我只是敦煌文化的“小白”,对敦煌保有敬畏感,却一直无缘亲近,责编此书后,我开始自觉关注敦煌文化。敦煌于我不再是735个洞窟、45000多平方米壁画、2400余身彩塑、5万多件藏经洞出土文献等常识,而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故事。我相信,每个人也都与敦煌有缘。
    蒋理在敦煌学习、生活四十天后,有了条件反射般的“后遗症”:看到两个人端坐一处,就联想到“二佛并坐”;看到食堂,自然想起香积佛国;看到两三位数的阿拉伯数字,则会想起对应的洞窟。
    你与敦煌结缘后,会产生怎样的条件反射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