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新山乡巨变》:一部来得非常及时的新作

http://www.newdu.com 2022-05-23 文艺报 何建明 参加讨论

    一位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要具备三个基本能力:选材能力、采访能力、删选素材的能力。余艳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一直比较突出,加上她的敏感和自觉的时代意识,以及出身于小说家的文学历练,余艳在报告文学的写作领域一直独具特色。在《新山乡巨变》的写作中也不例外,“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这一时代主题的激发下,她深扎到新时代下山乡巨变的现场,感知、发现、激活了这一主题的时代价值。
    余艳的《新山乡巨变》是一部紧扣时代、融入乡村振兴、讴歌人民奋斗,并且来得非常及时的新作品。特别是她把目光聚焦在周立波的家乡,沿着立波先生书写人民的足迹,传承他为党为国家奉献的精神,探索60多年后的新山乡巨变。
    书写这样的作品,对余艳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新山乡巨变》不同于其他报告文学作品,最大的特点首先就在于参照性,周立波这个文学巨匠的代表作品立在前面,还要与他的事迹、精神和他的作品对应起来。其次,余艳是以智能智慧新农村为切入口来描写当下的山乡巨变。余艳一直生活在城市里,她描写新农村,情感能不能跟周立波在一个水准上,这是对她极大的考验。周立波可以做到,余艳“深扎”了8个月也基本做到了。这是余艳这部作品表现得难能可贵的地方之一。
    《新山乡巨变》的又一亮点,表现在宏大的创作视角上。本书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乡村振兴的奋斗线,写了一大批奋斗在农村一线的鲜活人物;另一条是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人民作家周立波人生的细枝末节、生动故事贯穿始终。此外,章节中突出的新旧山乡巨变的对比也是令人赞叹的巧妙之处,这种对比像是一帧帧历史影像在书里来回闪烁、映照,既诠释了“巨变”这个核心主旨,也让人感慨时代的发展。
    因此,余艳捧出了一部讴歌时代和人民、写出了真正“新巨变”的作品。
    ——“智能智慧”让作品扎实而又有“新”意。周立波先生60多年前的《山乡巨变》,写的是那个时代的农村巨变。时代发展到今天的智能化时代,新农村的“新”,更多地体现在智能智慧上。余艳说采访以后才发现,这是她的短板,这些带高科技的互联网、大数据,她一时搞不懂。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要先到现在的新农村去体验和感受,并且至少要学懂一点智能农村的智能知识。而这也正是余艳写这作品的意义所在,一个“新”包含了新时代、新农村、新巨变的新三农的丰富内容。
    ——作品讲述的故事具有时代前沿意义。我们国家刚从脱贫攻坚转到乡村振兴,余艳已经提前深入到益阳农村一线,立足新时代、新农村的深刻变革,尤其展现了清溪村卧薪尝胆,突破环保、产业、人才等12大“痛点难点”问题,奋力实现凤凰涅槃的艰辛历程。展现了近5年,这里借助“互联网+”转变传统农业方式,实现的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的深度融合,再现了清溪村这个深具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的“山乡巨变第一村”。这个题材正好搭在了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上。这不是偶然的,是余艳长期对时代风向跟踪,捕捉新时代最时尚信息元素而得到的。
    ——这个作品写“新三农”,其主角是人民。余艳立足新时代历史坐标,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这个作品写了上百个从脱贫攻坚而来,又迈开乡村振兴步伐、努力奋斗的人物。她既将思想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又传承周立波精神,扎在农村最基层,走遍了益阳的7个县市区,前后8个月采访了200多个人物。比如“金扁担”里的王保良,余艳经过了前后半年的跟踪,把这个历经坎坷、不懈奋斗的农民塞进他们的采访车,一路拉着走。在“燕子峪”一章,她写孵化农村电商模式的潘远征、扶贫干部蔡小鹏,跟着他们到边远山村点上采访成功“孵化”的农民典型。余艳的写作,真正写在了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作品有高度、接地气,是余艳创作生涯中的一部优秀作品。为时代画像、为人民立传、为社会明德,余艳这部作品的站位高了。她以一个作家的情怀与担当,用精心打造的文字推动乡村的进步与发展。她已经完全脱离了自我的小圈子,融入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大洪流。她是益阳的女儿,她担当起描绘家乡巨变的责任又有了最好的对应:周立波的家乡已经是山乡巨变的首倡地、智能智慧的示范地、乡村振兴的标志地,而作家奋力写出益阳模式、乡村样板、奋斗标杆、文化灵魂,更写出了山乡的秀美、人民的幸福。从文本到现实,形成了新山乡的一部奋斗史诗!
    这部作品好就好在“变”字上。周立波作品的“变”是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的变,余艳写清溪村的“变”则立足于表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农村农民的变,这种变才是这部书、这个时代现代新农村最大的亮点。
    余艳表现出了当代作家一种最伟大的品质,那就是对周立波精神的传承。“在整个采访创作过程中,让我感受深刻的是‘立波精神’所催生的力量。”余艳从清溪村出发,足迹踏遍益阳的7个县市区,她深刻地感受到这里始终有一种独特的文化软实力在引领人民奋斗。她在创作的时候,也不由自主地传承了这种精神,从而使作品具有了“以人民为中心”“锲而不舍追求写作高度”的特征,同时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优秀样本。
    (作者系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