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网络文学 >

2021年03月03日09:01

http://www.newdu.com 2021-03-03 中华读书报 舒晋瑜 参加讨论

    关键词:猫腻 齐橙 2021年网络作家新作
    近年来,越来越多由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作品改编的影视剧热度不减,市场对于优秀现实题材作品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大。本次我们采访的这四位著名网络文学作家,他们的个人创作既为网友翘首以待,也将体现新一年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
    猫腻说:
    我年轻的时候应该说是一个文学爱好者,阅读面不算太广,但是看了不少。阅读是爱好,写作自然也就成为了一种爱好,断断续续写些东西,直到正式进入小说创作这个行业。这种爱好一直持续到了现在。每天空闲的时候,尤其是睡前,我都会看些东西,最近在努力把《光明共和国》看完。
    绝大多数早期网络作者开始写作,都是从读者开始,因为好奇心、兴趣或对自己的信心,看着看着自然就想写了。我曾经受过很多网络小说的启发,很难具体说到哪一本,如果非要找源头,那应该是金庸、古龙、温瑞安、黄易、莫仁、罗森……这样一条线下来,那时候看得最多的书也是这些。
    写作储备其实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部分是阅读、电影、娱乐产品,另一部分则来自经历、经验以及白日梦一样的幻想。现在感觉最大的问题是新鲜感不够。对创作本身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新鲜感都降低了很多,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可能会缺乏一些激情。
    去年写完《大道朝天》后,我就宣布以后不会写几百万字的超长篇了。现在写作对我来说,可能更多地回归了“爱好”这个方面,每天写多少字没有一定之规,想写的时候就写一些。
    我以前的创作目标基本都达到了,以后想写些自己喜欢看的故事。创作资源这方面肯定会越用越少。当年写完《朱雀记》的时候,我就有这方面的认知,所以最近一直在尝试进入别的生活领域,看看自己不熟悉的世界。
    最近这半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修订、删减《庆余年》简体版上。以前我写长篇小说的阶段,每天大概四千字左右的样子,当然是用电脑写,一直以来用的都是五笔输入法,曾经尝试换成拼音,但这对南方人来说有一定难度。
    网文创作的技巧并不特别。过去无数年来无数通俗小说早就总结过很多东西,只是因为连载形式以及时代的变化,网文创作会进行一些调整。每个写网络小说、并且有些成绩的作者都有相应的技巧,只要用心练习,并不是难事。至于向经典靠拢,我主观上没有这种想法,只是在叙事方法、审美、精神方面受到过太多影响,然后就像野心一样,自然地生长了出来。
    今年我争取把《庆余年》剩下的六集修订完成,要准备一个比较硬的警匪题材,这个项目需要提前做很多工作,真正着手写的应该是一直以来都很想写的言情故事,现在每天构想情节。
    整体而言,最近两年看的网络小说比以前少些了。主要是大部分写得好的,都是比较熟悉的朋友写的,看着感觉有些怪。就题材来说,我更喜欢看自己没有涉足过的范围,比如都市类,比如女性题材,娱乐性为主,但又不是太轻小说那类。至于评价,我只能从读者角度评价了:作者大大们快更新!
    齐橙说:
    《大国重工》的确是比较偏传统文学风格的作品,这与我自己的年龄有关。我是读传统文学,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称作“十七年文学”的那些作品长大的。这种阅读经历给我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虽然很多人从我的作品里感觉我是理科生,但我实实在在是文科班出来的,高考的时候是我们县的文科状元。我中学读文科,也是因为喜爱文学,那时候就有一个作家梦。大学读了经济学,是一个文理兼收的专业。再往后当老师,接触得最多的也是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从事文学创作,一是因为有几十年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积累,感觉到有一些思想,希望能够与人分享,另一个就是网络文学发展带来的机遇。
    我最早写网络小说的时候,是一个粉嫩新人,官方推荐很少。但后来作品题材和内容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因此也就获得了网站和业界的重视。网络文学是草根文学,网络文学的成功与否是由读者决定的,这也是网络文学的生命力所在。
    我是北师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统计学教师。业余写网络小说,在创作方面也比较随意,有时间、有灵感的时候,就写得多一点。有时候工作、科研压力大了,也可能会很长时间断更。正常情况下,我一天大约写6000字左右,纯粹的写作时间大约是3小时左右,此外就是需要看一些资料。《大国重工》讲的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装备工业的历史,需要读很多史料,读这些史料的工作与我的教学科研工作是相辅相成的。
    《大国重工》获得了很多奖项,这是读者和业界对我的鼓励,其实也是对所有现实题材创作者的鼓励。目前我正在写作一部以机床行业为背景的小说《何日请长缨》,新一年首先的任务是完成这部作品,然后休息几个月,再开一部新书。新书目前有几个方向,暂时还没有确定。
    因为自己是写现实题材的,所以我对网络文学中的现实题材关注还是比较多的。现实题材作品目前正处于上升期,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涉及到的领域,以及作品的质量,都在增长和提升,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现实题材更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具有天然的生命力。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改天换地的历史,社会变迁非常大,有无数悲欢离合、可歌可泣的故事,是文学作品创作的丰富源泉。文学工作者只要能够扎根生活,认识社会,反映社会,就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网络文学降低了进入文学殿堂的门槛,使很多原来难以有机会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也能投身其中。正因为有这样的便利,目前有许多在各行各业做得很成功的人士,愿意用网络文学的方式来分享自己的从业经历,这就极大地拓宽了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领域。
    我相信,未来会涌现无数无论在思想性还是文学性上都远超过《大国重工》的网络文学作品。我也非常期待看到同行们的这些精品力作。
    志鸟村说:
    我在2005年就投入网络文学创作,第一部小说是关于数学家的故事。我写这个题材是因为大学期间的高等数学太难了。好在我大学的专业,按老师的话说是“复合型专业”,化学、物理、机械、生物,各方面都有些了解,这也为写作奠定了基础。
    我给自己定的原则是“只写自己懂的东西”,写什么专业,尽量去了解相关的知识。不仅读大众文献,而且读论文,看到感兴趣的论文,我会把论文后方的参考文献都找出来,尽可能读得深入一些。虽然有很多专业性的内容,相对来说也有简单和困难的区分。其实学术界本身也有一种科普的倾向,通常我们能够看到的科技史、化学史、生物史,也会有相对简单的基础性信息。比如写《超级能源强国》,因为是一本写石油的小说,相关部门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或史料办,信息资源丰富,只是很少有人专门去研究。当你真的去寻找这些信息的时候,会发现这些资料集中度是很高的。
    当然,也要考虑如何吸引读者。“技术流”小说本身也会有一些矛盾冲突,比如医学小说,医生治病本身就是医生和疾病的较量。在写《大医凌然》之前,我还去了医院采风,因为许多东西是从文字阅读中很难获知的。譬如手术室内的环境,医护人员的状态,甚至详细到病人昏迷后,医生和护士们的聊天内容。对我来说,这像是一种深度阅读。另外我也参考日漫的搞笑情节,让作品更有趣味性。
    写作基本上都是随着自己的兴趣发展。那为什么我现在写起行业文化来了呢? 其实,我刚开始的几年创作了几本科幻小说、玄幻小说,随着年龄增长,我觉得自己更适合写一些现实主义题材。2021年,我会试着从网络小说的角度去描写西北的民族、地理、美食风情。因为我是甘肃兰州人,从小在西北长大。但是有关西北的题材比较少,我认为还是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内容值得挖掘。
    现实主义题材还有很多领域没有开发出来。网络小说应该更多地考虑独特性、创新性,如何架构一个篇幅较长的故事,怎样推进、怎样出新,需要大家有更多的研究和尝试。
    蒋胜男说:
    这几天我正参加省里与市里的两会,比较忙。关于原创维权方面,也接到一些作者反映,如拿到的部分网站创作合同有了新的变化,条件更高,收益更加不确定,甚至有些渠道的收益也不清晰,希望在这方面能维权。所以现在我们需要明确,原创版权保护,保护的是作者的权益还是其他? 我认为不但要保护“高峰”还要保护“平原”,网络文学“金字塔”的中下层更需要保护,因为网络文学的新作者在于未来,不能让未来的作者没有未来。
    网络文学的变化可能会走向两极。一方面,一些老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向精品、经典进发,另一方面也会出现迎合下沉市场的作品。这些作品文学价值欠缺,但有娱乐性、趣味性,会对经济下滑时期一些读者的负面心理起到情绪抚慰的作用。通过看“爽文”疏解负面情绪也是有利的,我们应该对这种社会现象有全面的认识。
    除了写作,我每天都在看书,当然多数是电子阅读。一直以来,我人生最大的追求就是写作和阅读。创作上,一般作者开始的创作高峰大约有2到5年,类似极速燃烧,越到后来越要补充养分。现在写东西量没那么大,但思考的东西更多了,读书也慢了,会一字一句地品味。看到后来会发现,故事不管怎么变化也就这么多,但影响故事走向的是背后负载的文化与思考。比如《凤霸九天》两卷本是我在2004年到2007年之间写的,现在,同样的故事改成了四卷本《天圣令》,并没有再增加更多重大剧情的冲突变化,但己不局限于男女主角的爱恨情仇,只是更细腻合理,增加了更多的思考,但是历史、文化、思辨的东西更多了。
    2021年我会有《天圣令》和《太太时代》新版出版。接下去是《铁血胭脂》,还有些影视改编的内容要完成。写作多年,也在不断成熟,看到的世界不一样,反映在笔下的文学也不一样。过去我写的东西比较注重情节,现在更细腻,更多元。尤其写历史题材的时候,第一是追求历史人物的合理化,在大框架的基础上用史料填充血肉,既要真实又要合理,通过故事把人物带到历史中,如果说过去我的故事是一条船的话,现在我希望这条船能把观众载入历史的长河。
    2020年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必然会对我们的创作发生影响。过去作者写的历史题材更多地注重于家天下、君臣之间的博弈,未来可能写政权间纵横博弈的历史作品多一些。文学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有时写的不是现实题材,但反映的也可能就是现实共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