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2021年02月28日09:49

http://www.newdu.com 2021-03-01 中华读书报 孟飞 参加讨论

    
    十卷本《袁行霈文集》的出版,实是嘉惠学林的一件盛事和幸事。袁行霈先生是学界公认的古典文学研究大家,然袁先生为人一向低调谦逊,故著述虽丰,始终没有结集出版,友生论及每以为憾。此次出版的《袁行霈文集》,除学术论著外,还收录有袁先生创作的诗词和小品文等。
    袁先生早期研究以古代文言小说名家,其后集中到“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陶渊明研究”等主题,并在文学史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袁行霈文集》所收袁先生之著作,既有《中国文学概论》《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之发凡起例、体大思精,又有《陶渊明研究》《陶渊明影像》之探赜索隐、擘肌分理,可以说兼综广博与精深。
    对于学术研究,袁先生曾比喻说:“做学问如下围棋,虽然是举棋落子一步一步走,但胸中自有满盘全局的观念”。以袁先生的经典著作《中国文学概论》(《袁行霈文集》第二卷)为例,其体大思精的结构令人印象深刻:上编提纲挈领,总论中国文学的特点、类型、分期和作家地理分布;下编条分缕析,分述各种文学体裁的源流演变,可以说是“是一本在观念上和建构上都有所创造的文学史”。此书被程千帆先生评价为“提要钩玄、敲骨得髓之作”,如今也早已成为古代文学专业的经典教材。
    袁先生一向倡导“横通”“纵通”的治学理念。所谓“横通”,就是将文学与哲学、政治、宗教、绘画、音乐等学科打通,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所谓“纵通”,是对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进行纵向的把握,对局部的问题也要做历史的、系统的考察。二者结合,自然四通八达、无往不利。观袁先生之学术研究,确乎一以贯之,适足与其说相印证发明。以袁先生享誉学界的著作《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文集》第一卷)为例,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构建了一个以“言、意、象、境”为核心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的理论体系,下编从诗歌艺术史的角度,考察了自屈原到陆游共十四位诗人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上下两编“仿佛两条坐标轴构成一幅坐标图,交辉映照,互为表里”。林庚先生曾在序中称赞袁先生“为学多方,长于分析,每触类而旁通,遂游刃于群艺”,“举凡音乐、绘画、宗教、哲学,思维所至,莫不成其论诗之注脚”,可谓知音之论。
    具体到作家研究,袁先生的陶渊明研究也足示来者以轨则。袁先生首先以扎实的文献整理为基础,积二十年功力而成《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文集》第四卷),成为迄今最完备、最权威的整理本。在此基础上,袁先生注重多学科、多角度地对陶渊明展开全面立体的研究,包括陶渊明年谱研究,陶渊明思想、风度、诗文及影响研究等,最终形成专著《陶渊明研究》(《袁行霈文集》第三卷)。此外,袁先生还特别关注陶诗经典地位的形成过程,《陶渊明影像》(《袁行霈文集》第五卷)一书即是通过系统研究历代绘画中陶渊明形象的演变,揭示出他在不同政治群体中的接受过程,堪称文学史与艺术史交叉研究的典范之作。
    创新是学术的生命,无论是新体系的构建、新概念的提出、还是新材料的发现、新方法的运用,一直都是学界孜孜不倦的追求。袁先生在上述方面多有建树,同时他也提醒:“出新不能离开守正,基础要稳,走的路要平正通达。只要基础牢固,有充分的资料作依据,可以大胆地提出新的结论。但为了求新而故意用偏锋,或者故意抬杠,则不是学者的风度”。“守正出新”可以说是袁先生贯彻始终的学术追求。
    综观袁先生的治学历程,我们会发现,袁先生的研究从不刻意求新,但似乎总能得风气之先。如对于中国诗歌艺术的研究,三十多年前在文学研究尚未回归艺术本位之际,袁先生“将诗歌的文本研究和文学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最早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意境、意象,诗歌的音乐美,以及人格美、自然美等方面,阐发了中国诗歌艺术的内涵”,打开了诗歌艺术研究的新局面。又如中国文学史分期问题,袁先生提出了所谓“三古七段”说,着眼于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而将其他的条件诸如社会制度的变化、王朝的更替视为文学发展的背景,突破了以往文学史按王朝体系划分的局限,为文学史书写提供了新的维度和视角。
    “龙虫并雕”原为王力先生的斋号,袁先生创办北大国学研究院曾借用作为研究宗旨,这一旨趣同样也体现在他的著述之中。在注重严谨性的同时,袁先生还非常讲求文字的美感,追求一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风格。诚如曹道衡先生所称道的那样,读袁先生的“艺术分析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艺术享受”。袁先生的古诗鉴赏著作《好诗不厌百回读》(《袁行霈文集》第六卷)此前另册单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一直是古典文学类的畅销书和长销书。
    袁先生不仅是博古通今的学者,还是雅擅古今诗体的作家。袁先生曾用“以诗论诗”的形式,选取先秦至清代的百位诗人(或诗集),写成《论诗绝句一百首》(《袁行霈文集》第十卷),并自加简注,“自诗骚而下,历数汉魏唐宋,抵明清以至近世,长河曲折,众星耿耿,阴晴变化,群峰历历,参酌三古,诠评百家”,堪称一部别出心裁的“诗史”。此外,袁先生还有别集《愈庐诗钞》(《袁行霈文集》第十卷),其中也是佳什迭兴,不胜句摘。
    李洲良教授曾评价说:“先生的学品与人品一言以蔽之:‘清’而已矣”,袁先生所作的散文,从容自适,饶有兴味,同样给人一种“清”的印象:清通的思致、清隽的趣味,字里行间透着一种洗尽铅华的清澈之美。品味这些冲淡清逸的文字,自可领略先生谦素的襟怀,感受先生人格的魅力。
    唐人李德裕曾言:“日月常见,而光景常新”,读袁先生的著作也有同样的感受。常读常新,大概正是经典著作生命力的彰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藉此《袁行霈文集》出版之机,试对袁先生之著述略作一番巡礼,所愧笔者学识浅陋,管窥所及,不过举其荦荦大者,读者自行披览,相信必能虚往实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