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曹金龙]马克思恩格斯批判错误思潮的方法与启示

http://www.newdu.com 2020-11-24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9年10月 曹金龙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致力于对同时代错误理论和思潮进行批判,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阶段,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深入地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等各类错误思潮。他们在批判错误思潮的过程中坚持了无产阶级的价值立场、实事求是的研究立场;体现了防微杜渐、重点突破及破立结合的批判方法;启示当前对错误思潮的批判要坚持及时性、科学性、建设性和长期性,在批判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思潮/批判/方法启示
    标题注释:本文为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16JJD710003)阶段成果。
    社会思潮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社会发展起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正确的思潮推动社会进步,反之则制约社会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不同文化价值纵横交织、相互激荡,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误解时有发生。实际上,早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19世纪,各类思潮之间的斗争就已经十分普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调就是对同时代的青年黑格尔派、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和杜林主义等各类错误理论和思潮的批判,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在批判中逐步建立并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者总是在批判中宣扬正确的学说,教育群众、掌握群众。他们在对错误思潮批判过程中形成的方法经验,无疑对当前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实现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社会思潮的基本立场
    立场决定观点,不同社会思潮是不同阶级立场的体现。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的价值立场上,在揭露各类错误思潮反动性质的同时,以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对各类思潮进行了科学客观的分析与评价。
    (一)无产阶级的价值立场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学术理论,也是指导革命实践的政治指南。在对各类社会思潮进行批判时,马克思恩格斯总是毫不掩饰地表明自己的阶级立场,《共产党宣言》就明确提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1]435作为革命的先驱者,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章往往都是针对实际问题发表的见解,因而总是立场鲜明。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为穷苦人民发声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社会阶级的分化与对立,并且引入了阶级分析方法来揭示这种不平等。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2]760也即是说,阶级斗争是矛盾的表现形式和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之间的争夺有时是战场上的流血较量,有时却是纸卷上的学术论争。一些错误思潮通过对哲学、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学说的阐述进行包装,一般人无法看出其中的真实意图,还以为能把工人运动带向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引入阶级分析的方法,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的共性——背后隐藏着小资产阶级的身影。
    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在农民阶级远远超过人口半数的国家……那些站在无产阶级方面反对资产阶级的著作家,自然是用小资产阶级和小农的尺度去批判资产阶级制度的,是从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替工人说话的。”[1]425他们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矛盾,是为了恢复旧的所有制和旧的社会。无论是蒲鲁东对“不需要国家、制度、政党和社会组织的小生产者的社会”的向往,还是巴枯宁反对政治斗争,或是拉萨尔通过政府帮助建立“自由国家”的企图,都表明了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既渴望变革又害怕巨变,既不满现有统治又惧怕无产阶级运动的矛盾心理。他们只能在现有基础之上寻求某种改良,堕入机会主义的深渊,在保守与进步之间左摇右摆。这些思想对工人运动无疑是有害的,马克思恩格斯站在穷困人民的立场上,帮助无产阶级认清了他们的实质,避免了革命误入歧途。
    (二)实事求是的研究立场
    价值从来都是主观的,但研究问题却不能忽略客观事实。正如邓小平所说,“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唯物主义者的根本立场。”[3]24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错误思潮的过程中不仅持有无产阶级的价值立场,同样存在实事求是的研究立场。每种思潮的产生也许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把思潮放入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审视,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长期的利益?思潮中哪些是进步的,哪些是反动的等等,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客观地进行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从不宣称自己掌握了“终极真理”,而总是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批判错误的同时也能承认其进步的地方。他们从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带着明确目的,立足于事实进行客观的揭露。即使对资本主义的种种社会问题进行了无情批判,马克思恩格斯也从未否定过资本主义在反对封建主义,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方面曾起到的积极作用。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405
    即便是针锋相对的论敌,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在具体的批判中会使用一些挖苦讽刺的手法,但对论敌的观点和整体的表现也能坚持客观的评判。在应邀对蒲鲁东做出评价时,马克思毫无偏见地肯定了蒲鲁东的第一部著作《什么是财产?》在文章风格方面的进步意义,认为其中“至少是由于论述旧东西的那种新的和大胆的风格而起了划时代的作用。”[4]16对于拉萨尔,马克思虽然总体上否定了他的理论主张,但是依然没有完全否定他对德国工人运动所作的贡献。他肯定了拉萨尔的革命热忱,指出在革命受挫的时候,“拉萨尔是唯一还敢于和伦敦通信的人”[5]278。价值观念的对立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一种扬弃,肯定并吸收正确方面,批判并抑制错误观点。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实事求是的研究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科学的重要因素。
    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社会思潮的主要方法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6]139批判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方法的同时,也灵活采用了诸多有效的具体方法。
    (一)防微杜渐:及时认清错误思潮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思潮总是在一定社会产生的,没有脱离社会而存在的思潮。社会越是处于动荡或转型阶段,思潮就越是纷繁复杂。同样,思潮也会反作用于社会,某种意义上,思潮是一种隐性的“批判的武器”,它虽然不似“武器的批判”那样锋芒毕露,但只要积聚到一定程度,也会转化为“武器的批判”,影响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思潮是一种“隐性的力量”,它往往能在潜移默化、长期积累中产生惊人的社会影响,正因为如此,它的影响最初总是容易被人忽视,形成规模却难以挽回。所以,尽早认清错误思潮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做到防微杜渐,及时进行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理论建设和宣传的重要性,他们既重视正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也非常重视错误思潮对工人运动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当魏特林空想共产主义者罔顾现实情况排斥科学理论指导,要求立即鼓动和组织工人起来革命时,马克思恩格斯严厉反对并坚决斗争。尽管他们清楚,一小撮德国空谈家不会断送共产主义运动,但是他们依然清醒地认识到,“在像德国这样的国家里,许多世纪以来哲学词句都占有一定的势力……在这样的国家中毕竟应当反对一切能够更加冲淡和削弱对于共产主义同现存秩序的充分对立性的认识的词句。”[7]554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艰难的环境下由一种新兴思潮成长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重视社会思潮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对错误思潮及时进行批判是分不开的。蒲鲁东主义对法国工人运动造成了不良影响,马克思在1847年就撰写了《哲学的贫困》对蒲鲁东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思想体系进行了全面揭露。第一国际成立后蒲鲁东主义成为国际中最大的机会主义派别,马克思恩格斯再次对其展开批判。拉萨尔倡导改良主义,早在他开始进行鼓动以前,马克思“就向他详细解释和‘证明’:所谓‘普鲁士国家’实行直接的社会主义干涉是荒谬的。”[8]2191875年,德国工人运动合并后形成了拉萨尔主义性质的纲领,马克思写作《哥达纲领批判》对其进行了逐字逐句的评析。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社会思潮的影响,能够做到在错误思潮的萌芽时期就进行干预,并且长期地坚持批判,引导正确的方向。
    (二)重点突破:抓住核心人物的核心观点进行深入批判
    尽管思潮受众很多,表现形式也五花八门,但其本身不是凭空产生的,总会有少数核心人物,有一些核心观点。“擒贼先擒王”,抓住核心人物或核心观点进行批判,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马克思恩格斯就十分善于抓住某种思潮核心人物的核心观点进而从理论上深入批判。
    在对蒲鲁东主义的批判中,马克思主要抓住了蒲鲁东经济上错误的“构成价值”理论,哲学上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歪曲和政治上反对斗争的改良主义。巴枯宁的核心观点是无政府主义,这也促使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巴枯宁主义时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和权威等因素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批判拉萨尔主义时,马克思恩格斯则通过《哥达纲领批判》等文章直接批判拉萨尔“铁的工资规律”、宣扬唯心主义的国家观和鼓吹通过普选权来实现社会主义等核心内容。以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根·杜林为主要代表的杜林主义号称创立了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但恩格斯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个核心方面对其进行了系统批判并全面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19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向垄断的发展导致机会主义盛行,在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思潮中,外部有德国资产阶级学者保尔·巴尔特对唯物史观的肆意歪曲和伪造,内部有以保尔·恩斯特为代表的“青年派”持有“左”倾无政府主义观点和以福尔马尔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观点,恩格斯抓住三个代表性人物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以及刻意歪曲的错误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显然,在对所有错误思潮的批判中,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停留于表面的现象或纠缠于受其影响的“信徒”,而是直接从源头上入手,从思潮的创立者开始,抓住核心人物的核心观点展开深入的理论辩驳。这一方法的恰当使用让马克思恩格斯避免了许多细枝末节的纠缠,提升了批判的效果,达到了正本清源的目的。可见,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一旦击毁了错误思潮的理论基础,它们的表象便自然会因为失去支撑而轰然倒塌。
    (三)破立结合:做到反面批判与正面阐述的辩证统一
    真正的“批判”是在研究基础上的反对,其中蕴涵着破与立的辩证思想。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大特性,早在1843年马克思因出版《德法年鉴》致信卢格时就指出他们的任务是“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8]7。但如果据此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破坏性的理论而毫无建设性,显然有失偏颇。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恰恰是一个破立结合,批判与建构、破坏与建设相统一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对各类思潮批判的历程鲜明地体现了这种破立结合的印迹。
    “凡是认真研读过马克思文本,尤其是他早期文本的人都会发现,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划时代的哲学观正是在马克思反复阐明自己思想与黑格尔及其青年黑格尔主义者思想差异的过程中被陈述出来的。”[9]189正是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观点的深入剖析,马克思恩格斯写就《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一系列理论著作,最终突破唯心史观,创立了唯物史观,并且把批判的触角深入到了政治与经济的社会生活中。在批判拉萨尔主义时,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国家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特别是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完整而科学地阐述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形态的学说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正如列宁所言,“批判拉萨尔主义的论战部分可以说是遮盖了正面论述的部分,即遮盖了对共产主义发展和国家消亡之间的联系的分析。”[10]185也即是说,反面批判中,包含着正面的阐述。在批判杜林主义的主要著作《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自己也提醒读者注意,“消极的批判成了积极的批判;论战转变成对马克思和我所主张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比较连贯的阐述”[2]383。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错误思潮时始终保持着“破立结合”的方法原则,他们很善于在反驳错误理论中说明自己的见解,不但指出问题,而且阐明了正确的内容。
    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社会思潮的当代启示
    对社会思潮的批判不仅是一个理论话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现实领域的深刻变革,全球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领域也更加复杂,各类社会思潮的交流、交融与交锋日益频繁,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力与整合力。经典作家艰难而光辉的探索历程向我们揭示了同错误思潮斗争要坚持及时性、科学性、建设性和长期性。
    (一)及时性地批判,做到防微杜渐,将错误思潮制止在萌芽状态
    社会思潮是属于意识领域的思想潮流,但因为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一旦在社会上流行,也会进入物质领域,对人们的行为造成重要影响,进而干扰政治生态。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十分注重社会思潮批判的及时性,做到防微杜渐,避免错误思潮对工人运动造成过多的不良影响。兵法上讲究“兵贵神速”,社会思潮的斗争也是如此。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社会思潮传播方式日益多样、传播速度异常快捷的今天,“以往原本属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受众的社会群体,一定程度上被以网络为代表包括手机、移动数码产品等新兴介质为主的传播模式所分流。”[11]117网络带来的隐蔽性、时效性和广泛性,使社会思潮在传播速度和范围等各方面都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特别是在转型期,社会结构、利益关系等各方面都发生重大变革,现实世界的变革引发思想领域的同步震荡,错误思潮借助于新的传播渠道,往往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一旦疏于应对,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科学性地批判,辩证分析问题,合理对待各类思潮的进步与落后
    批判只有是科学的,才会是可信的。科学地批判是实事求是的批判,坚持客观的态度,采取正确的方法,得出恰当的结论,而不是带着意识形态的偏见横加指责。以往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材上或课堂中总是直接给出一些批判性的结论,给人一种似乎马克思主义完美无缺,而其他社会思潮则一无是处的印象。这在政治意识强于经济意识和个人意识的时代是可行的,可一旦人们开始接受到更多的思想冲击,就容易转向另一面。直接结论式教育的后果就是产生抵触的恶性反弹,现在很多人一提到意识形态,一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就误认为是“洗脑”。特别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青年学生反而更愿意相信西方各类思潮,即使他们并不懂得那些思潮背后的含义。所以,我们更有必要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必要把握好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各类思潮时采用的正确方法,用一种开放自信的姿态科学辩证地去分析问题,并且汲取其中的合理因素补充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的意识形态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三)建设性地批判,在批判中建构,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
    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把批判等同于毁灭,忽略了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在批判中继承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而创立的这一基本事实,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性。用更加全面的眼光去审视就不难发现,无论批判性有多突出,也无法否定马克思主义是兼具批判与建构两种特质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唯心史观的过程中提出了科学的唯物史观,在批判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过程中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道路。他们不仅指出了错误理论和思潮的问题,还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事实证明,对错误思潮的批判不能单线切入,而应该遵循批判与建构的双轨思维。一方面,要对错误思潮的社会根源展开深入批判,另一方面,也要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提出解决的方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和应对各类社会思潮过程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中国梦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创新中引领社会思潮,用建设性的批判把握了意识形态主动权。
    (四)长期性地批判,坚定批判毅力,同错误思潮进行持久的斗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对社会思潮的批判从来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一种思潮的消退可能为另一种思潮的泛起扫清了道路,即使是同一种思潮,此刻的隐退也并不意味着永恒的消亡。这就要求社会思潮的批判要有坚定的毅力,保持批判的长期性。马克思恩格斯几乎一生都在从事批判工作,只要错误思潮还在产生不利影响,他们就锲而不舍地坚持批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类危害社会的错误思潮。尽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成了党在这一时期各个阶段理论创新的成果并很好支撑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但“我们同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在渗透和反渗透、颠覆和反颠覆上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12]8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中外文化的融合与碰撞,国外各种思潮竞相涌入,西方思潮的渗透有增无减。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噪音杂音时有出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然是长期的、艰巨的,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理论观点、思想观念相互激荡。只有学习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毅力坚持长期批判,才能始终在理论和实践中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总之,意识形态领域问题既是复杂的理论议题,也是迫切的现实难题。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是宣传思想部门的职责,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担当。批判错误思潮与提升自身的正确成分是同步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创造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解释力。不解决好实践中的问题,就不能引领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未来。我们国家目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理论工作者也应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13]。要读懂经典并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对待社会思潮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思潮批判的精神,做到敢于批判、善于批判,在批判中引领社会思潮,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坚定的思想力量。
    原文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张骥,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2]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及单位:曹金龙,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10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