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孤独的洋务先知郭嵩焘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中国经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孟泽 / 凤凰出版社 / 2009年版
    1859年春天,强行到天津换约的英国军队在大沽口遭到僧格林沁军队的迎头痛击,伤亡惨重。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胜利。消息传来,朝野欢腾,惟独参赞僧格林沁的钦差郭嵩焘没什么喜色。在他内心深处,这场战争非但没有必要,且是更大危机的前奏。而整个事件后来果然按照郭嵩焘的忧虑发展下去。孟泽的传记《洋务先知——郭嵩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在这本传记中,作者通过大量翔实的材料,把一个活生生的郭嵩焘展现在读者面前。
    郭嵩焘显然不如同时代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名气大。作为洋务运动的参与者之一,他的可悲在于没有像其他三者那样把建功立业放在首位。在大清朝建功立业,就必须在既定的秩序内周旋和打拼。郭嵩焘走得太远了,他鄙视现有秩序,一心说服当局放眼世界,用世界通行的方式来看待时局、整理时局。说得简单些就是:“中国之于洋人,可以明目张胆与之划定章程,而中国一味怕。夷人断不可欺,而中国一味诈。中国尽多事,夷人尽强,一切以理自处,杜其横逆之萌,而不可稍撄其怒,而中国一味蛮。彼有情可以揣度,有理可以制伏,而中国一味蠢。”一句话,除了日本和俄罗斯外,西方国家其实只是为“利”而来,要求通商而已,对领土没有什么企图,也不是为了让中国俯首称臣。郭嵩焘已然看到,世界对话的语境变了,中国的大一统情势下,国与国之间是宗主和附庸、征服与臣服、膜拜与赏赐的关系,如今却变为互通有无的商业往来关系,以平等和契约来相互约束。在习惯性的文化认知中,“契约”似乎是被逼无奈的结果,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凌,是屈辱的;到了近代,契约已成约束双方的合约关系,无关荣辱。交流过程中,对方自然免不了资本主义原生的霸道和蛮横,但毕竟已经倾向于现代文明。跟洋人打交道,必须尽量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目标,然后以“理”和“诚”相折冲,求得安全。可是,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只求暂时平安,哪里漏雨堵哪里,谁会在乎郭嵩焘的悲鸣?
    1876年,为处理英国人马嘉理在云南被杀事件,郭嵩焘出使英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大使。其时,人们还普遍存在着大使就是“人质”的奇怪看法。而郭嵩焘一路走一路观察一路反思,一点一滴都记录下来。他很尖锐地看到,西方文明“有本有末”,船坚炮利只是表象,而风俗、制度才是根本。在洋务上先知先觉的他,命运如同所有先知一样,必然孤独地抱着自己的理念,郁郁而终。
    作者似乎没想把郭嵩焘刻画成伟岸的人物,对其性格缺陷多有描述,比如急于求成、不留情面、名士心态重等。但我们依然清晰地看到:一个孤独的智者,蹒跚行走在时代的边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