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看不见的手”是“血淋淋的”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东方早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在阿玛蒂·森看来,我们最大的错误莫过于把亚当·斯密关于人们谋求贸易的动机当作解释经济行为的普遍准则。
    
    

亚当·斯密 / 谢宗林译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09年4月第一版 / 68.00元
    今年是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出版二百五十周年。企鹅丛书(Penguin Books)将发行由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森(Amartya Sen)作序的纪念版,使得最近几年西方的亚当·斯密热进一步升温。
    亚当·斯密的再发现
    其实,在亚当·斯密的时代,他主要是以《道德情操论》而知名。该书于1759年出版,等1776年《国富论》出版时,《道德情操论》已经印了四版,并且几年后又出一版。亚当·斯密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则全身心地投入《道德情操论》的修订和扩充,其中包括加入新的一章,题目叫“关于我们的道德情操的败坏,即我们的情操被崇拜富贵和鄙视贫困所占据”(Of the Corruption of Our Moral Sentiments, Which is Occasioned by This Disposition to Admire the Rich and the Great, and to Despise or Neglect Persons of Poor and Mean Condition),听起来颇有些“仇富”的味道。可惜后世的人多热衷于他在《国富论》中所阐述的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仿佛亚当·斯密的全部思想,都可以用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来“一以贯之”了。以我之孤陋寡闻,这种成见被普遍挑战还是最近的事情。2001年,Emma Rothschild在其《经济的情操:亚当·斯密,孔多塞与启蒙主义》(Economic Sentiments: Adam Smith, Condorcet, and the Enlightenment)一书中,把“看不见的手”放回亚当·斯密时代的语境重新诠释,指出他的所有著作中,这一术语只出现了三次,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挖苦性的。不仅如此,“看不见的手”在当时的文学中有固定的用法,指涉的是一种对人类有毁灭性的、可怕的、不可知的力量。比如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就是被“看不见的手”所支配。所以,“看不见的手”是“血淋淋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