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肖邦不住17号:他在你的心里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北京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肖邦不住17号》
    作为当年《爱乐》主编的曹利群,犹如一位虔诚的音乐“传教士”和“布道者”,近二十年来编辑、翻译、出版了许多重要的音乐书籍,而他自己也是笔耕不辍。眼下谈音乐的书不少,但曹利群的音乐文字与众不同:至性、至情、至诚、至理,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泛泛而谈,比如手头的这本《肖邦不住17号》。
    曹利群的音乐文字有着一以贯之的人文情怀。他为纪念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00周年而作的“哪怕砍断我的双手”、为富特文格勒“辩护”的“把德意志音乐镶进历史之墙”以及俄罗斯民歌手记“播种苦难收获坚强”等等,其视角已超出了音乐的层面,直指人性、民族、历史……作者犹如一位悲天悯人的智者,透过音乐、透过当事者的人生命运,抒发自己对音乐以及这个世界的所思所悟。有朋友说,曹利群的这本书与其说在写音乐欣赏音乐逸事,不如说是在表达自己的音乐心迹。里面少了很多对非音乐爱好者的“解释”和“普及”,多了很多与同好交流的对话型文字。他甚至直接列举了他喜欢的马勒作品名单,而根本不在乎是否符合评论家们的共识。
    正因为如此,他的文章往往独出心裁,深思熟虑。比如他诠释马勒第二交响曲、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的“生命的追问”和“自然礼赞”、阐述肖邦音乐特色的“肖邦的迷幻花园”、分析肖斯塔科维奇弦乐四重奏“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漫谈钢琴协奏曲的“起于优美,止于崇高”等等,其精到、深刻,让人觉得无法再去写同样题目的文章。没有对音乐的赤诚之爱,没有对人性的终极关怀,是难以写出这样的文字的。
    关注东欧那些弱势的、在欧洲音乐历史上不在主流地位的作曲家,比如爱沙尼亚的阿沃·帕特、格鲁吉亚的坎切里、波兰的戈莱斯基,是这本书的另一个特色。尤其对捷克作曲家亚纳切克情有独钟,前后几篇文章广征博引,鞭辟入里,阐述了亚纳切克与众不同的伟大和对当代音乐的深刻影响。其音乐比较的视野也很开阔。他是这样描写瓦格纳与德彪西之间的区别的:“德意志的阳刚宣泄在瓦格纳的和声与配器里,而法兰西的阴柔不也流淌在德彪西精湛的和声里面?”“古典主义是德意志的,浪漫主义是欧洲各民族的,只有印象主义是法兰西的。”在“《指环》的三个文本”中,对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也颇多见解:“假如把《指环》作为一个政治思想的文本来解读,我们会发现这是个自相矛盾的大杂烩……因此,《指环》希冀追慕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的伟大传统的梦想灰飞烟灭了……只有在音乐文本的意义上,瓦格纳大获全胜。”诸如此类的精辟见解,在他的音乐文字中经常出现。
    人要说真话并不容易,往往有各种顾忌。写乐评的人要都能做到直抒胸臆,那文章就真的好看了。
    肖邦不住17号,住在哪里?肖邦住在你心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