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大清商埠》 在洋商与清政府夹缝中的粤商(2)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东方早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自认为华夏地大物博,无一物求于洋人,外国人来是进行朝贡,向天朝敬奉自己的宝物,相应的贸易只是附属品,称为朝贡贸易。十三行公堂地图两边的对联正是清政府对外贸易思想的写照:四海连天万国恭顺觐朝贡,九州动地皇恩浩荡赐贸易。各国是来进贡的,允许贸易是皇帝开恩对洋人的恩赐。
    但是,清朝的皇帝还是需要朝贡贸易的。一来皇帝特别重视朝贡,因为这可以显示“四海来朝,八方来仪”的气势,表明各藩夷对我天朝的尊重、景仰、臣服,满足皇帝及臣民的虚荣心。不要小看了这种虚荣心。中国人一向重面子,皇帝也是这样。万国来朝无论多没有实际意义,也可以使皇帝及臣民得到极大的满足。各国有朝贡来,天朝要表示对夷人的怀柔,所以回赠物品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朝贡物品的价值。二是由朝贡而允许的贸易,不仅显示天朝的胸怀,而且可以满足王公贵族对这些异国物品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皇帝把贸易的关税及其他收入作为“天子南库”,给皇帝和王公大臣带来现实的真金白银收入。
    政府想获得朝贡,但又出于对洋夷的蔑视不愿直接出面,这就产生了由商代官行事的十三行制度。广东的对外贸易可以追溯到西汉时,但行商的产生都是清初的事。清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但又需要与洋人打交道。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广东省政府招募了十三家有实力的行商,指定他们代皇帝接受外商的贡品,做贸易,并代海关征缴关税。这就是十三行。以后的十三行并不一定是十三家,但仍称为十三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决定关闭其他贸易港口,仅保留广州作为唯一的对外通商港口,十三行是唯一合法的对外贸易商。这种一口通商就形成“东南西北中,一起到广东”的局面,也是十三行商人暴富的原因。小说的主人公潘振承就是由前行首陈焘洋的帮工发展到自己建立了同文行、再成为行首的人。
    行商都有花钱捐来或由皇帝封的名义官职,如潘振承和以后的行首伍秉鉴都是三品大员。但他们仍无实职,亦无权,名为官商,实际上仍然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人。作为既代表政府,又是商人的十三行,它们有四项职能。第一,作为皇帝特许的官商,独揽外商洋船接待,代皇帝接受贡品,并垄断进出口贸易。第二,代理海关事务。海关作为官方机构,不与洋人直接接触,由十三行承办外商货物报关纳税事务。第三,根据政府的法令约束、驯化外商,监督外商在广州的自由行动。第四,转达外商与政府之间的一切交涉,外商无权进入广州城晋见政府官员。由这些职能看出,十三行是亦官亦商的,第一项职能是作为商人,而且不是一般的商人,是皇帝特许的垄断商人。后三项则是作为官对外商进行管理和监督。这就是粤商与同样是官商结合的徽商的不同之处。但他们的贸易又是垄断的,这就是与同样从事外贸的晋商的不同之处。
    粤商的另一边是外国商人,即当时所说的“夷商”。外国商人中英国商人占到80%以上,是主体,而这一主体的代表则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当时在西方是重商主义时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强国和最大的殖民地宗主国,以大英帝国自居。英国同样傲视群雄,以世界老大自居。这同样是“傲”,但还是以先进的政治制度、发达的经济和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基础的。不像大清帝国是无知的“傲”。老大只能有一个,双方PK争夺老大,当然就有好戏看。更重要的是双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南辕北辙。英国经过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早已有了人权观念,视平等与自由为基础人权,而中国人恐怕连人权这个词也没几个人听说过。因此,就把对洋人的傲慢、限制作为理当如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