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小说《村选》:以小见大与文化韵味(2)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出版商务周报 佚名 参加讨论


    

而小说语言上的新的创造更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闽南人写小说,语言是一大难关。二十年前,汪曾祺先生在东山岛同业余作者谈小说创作时,特别强调方言区的作家要过语言关,甚至建议闽南作家能到北京住上几年,专门学习北京话,然后再进行创作。闽南地区的作家在语言存在的难题是,如用规范的普通话写作,往往写不出地方的风味与凸显人物的性格,如用方言写作又难以让外地的读者读懂,于是成了两难。杨少衡生于漳州、长于漳州,过去他基本上用规范的普通话写作,包括生活于闽南地区的人物也用普通话,于是感到别扭与单调。在新作《村选》中,他试着把闽南方言糅进来,并加以规范化,既保留闽南方言的韵味,凸现人物的性格,又不用注释就能让读者读懂,不存在阅读障碍。引入方言大致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称谓,如称老人为“老伙子”,小孩子上学为“教乖”,称村长张茂发为“唤头声”的,称个子小的张丽娟为“小粒子”,等等;另一方面是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中也适当用闽南方言。我以为这种语言上的新创造也是《村选》的一个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其文化韵味的重要表现,是值得赞许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