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小说《村选》:以小见大与文化韵味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出版商务周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杨少衡的《村选》的主要特色,首先是善于从小人物、小事件入手,以小见大、深入开掘,反映出当前政治改革中复杂而重大的问题。
    

小风波中见时代
    

宏大叙事,以大见大,几乎成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数十年间长篇小说创作的一种叙事模式。其实,小说,无论是中短篇,抑或是长篇,其叙事重要的特点是以小见大,即从小处落笔、大处着眼,从小事件、小人物以及细节描写中深入开掘,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或表现出深刻的思想来。《村选》写的是闽南的一个小乡村——坂达村选举村委会主任(即村长)引发的风波。两个候选人:一个是青年农民汤金山,他原是一个被认定为“贼皮”的以放鸭为业的老实农民的儿子,是村中有影响办有号召力的人物,但选举前夕因打架被刑事拘留,选举当天,他还在县城的看守所里,其弟弟汤金水对此不服气,于是演出一出抢啤酒箱(临时作为投票箱)灌水致选票被毁的闹剧,然后遁入山里;另一个候选人为老支书张茂发的女婿、人称“张二世”的张贵生,他则在选举现场风光地走来走去、派发香烟。风波虽然不大,事件也简单,但惊动了从县里、乡里到村里的各级干部。当然,还有在幕后发指示的张茂发的弟弟张副市长。由此看来,坂达村的这场村委会主任的选举风波实在不一般,它透露出作为改革进程中绕不过去的政治改革的复杂矛盾、步履维艰;但是,这一步非走不可。而从小说的结尾看来,汤金山历经艰难终于上台当村长,并把后十二岭公路修通,这正说明基层政治民主的进程是不可阻挡的。
    

从人物设置和描写看,也是善于以小见大的。那个在坂达村担任村干部长达四十年的村支书张茂发,被称为“唤头声”的,在坂达村具有至高无上的威信,一声“绑起来”曾吓坏了光着屁股的汤金山。在他七十三岁,村委会换届选举时还是通过各种手段让其上门女婿张贵生接班。这还是那种“穿着列宁装坐在太师椅上的人物”,在他身上,既有为农民做好事的共产党基层干部的一面,也有作为张氏族长强势霸道的一面。这个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正表明农村基层政治民主进程中最大的阻力除了来自各种所谓官场关系和“潜规则”外,还有来自农村中残存的封建宗族势力。这一点是具有警醒意义的。当然,汤金山、罗炳泉等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也均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童年、少年时代的“贼皮”,青年时代的“浪子回头”,当了村长之后的为民造福,这是汤金山人生中的三部曲,大致描出了一个青年农民的生活轨迹,并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缺点、有能力、有作为的青年农民的形象。
    

地域文化显韵味
    

石旗杆、啤酒箱、徕卡牌相机等精彩的细节描写,也是这部小说善于以小见大的具体表现。这些细节描写,不仅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开展,像有关石旗杆和徕卡相机的描写,还使小说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
    

当然,我所说的文化韵味更重要的还是表现在小说情节的组织,时间上的复调结构以及文学语言的创造诸方面。
    

在情节安排方面,用大情节套装若干小的情节,使本来单纯的情节变得丰富复杂起来。在结构方面,则采用一种时间上的复调结构,即两线交叉结构,“引子”、第二章“选举日风波”、第四章“坂达村人物”、第六章“徕卡牌相机”、第八章“啤酒箱阶段”等是现代进行时,是“引子”的啤酒箱风波的情节的延续;而第一章“石旗杆”、第三章“金不换”、第五章“普渡夜”、第七章“撞大运”等则是对坂达村历史与汤金山成长史的回叙。第九章“走活路”可以看作是由两条线索的结合,到这儿,现代时与过去时到此连接,小说情节发展到此有了结果。这样的结构,避免了平铺直叙式的单线结构。这样的情节结构安排,可以看作是杨少衡在小说技巧上的娴熟,但更重要的是显示出一种独具韵味的小说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